pH值是動物體內消化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動物胃中pH值為2.0~2.5、小腸內pH值為5~7,這個酸性環境是飼料組分在體內被充分消化吸收、有益菌群合理生長、病原微生物受到有效抑制的必要條件,保證這些條件即可達到提高動物生長性能和飼料利用率、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目的。 然而幼齡動物消化系統的發育尚未完善,胃酸分泌不足,消化酶活性低下,胃腸道pH值高于酶活性和有益微生物生長的適宜范圍。飼料酸化劑作為一種可以降低消化道中pH值的物質為動物提供最適消化道環境,以滿足營養及防病需要的新型生長促進劑而在畜禽飼料中得到應用。如今,酸化劑已成為繼抗生素之后與益生素、酶制劑等并列的重要添加劑,雖然短期內取消抗生素及抗菌藥物在配合飼料中的使用尚不可能,但以酸化劑代替部分藥物類添加劑是大有可為的。 1 常用酸化劑的種類及特性 1.1 單一型有機酸化劑 有機酸化劑主要有檸檬酸、延胡索酸、乳酸、甲酸、丙酸等。不同的有機酸各有其特點,但國內使用最廣泛的而且效果最好的是檸檬酸和延胡索酸。 檸檬酸最初是從檸檬中提取的,故此得名,現在工業上所用的檸檬酸都是黑曲霉發酵生產的。檸檬酸為一種無色晶體,易溶于水及乙醇,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與金屬離子的配位性。延胡索酸為白色結晶粉末,對氧化和溫度的變化反應穩定。 在以往的生產實踐中,人們往往偏好于使用有機酸,主要是因為有機酸具有良好的風味,并可以直接進入體內三羧酸循環。但是,有機酸可能會腐蝕飼料廠或養殖場的設備,而且價格較貴,添加比例過高還會影響適口性或導致維生素的損失。近年來,人們又開始研究中性有機鹽的酸化作用,而且取得了一定進展。 1.2 單一型無機酸化劑 無機酸化劑主要包括硫酸、鹽酸和磷酸等。硫酸和鹽酸都是強酸,對機體組織有很強的刺激性和腐蝕性。在青貯料中添加硫酸或鹽酸的稀釋液后,可使青貯料迅速下沉,有利于青貯料的壓實,同時殺死細菌,抑制雜菌,增加乳酸含量,降低pH值。但添加硫酸或鹽酸會影響動物體內的礦物質代謝,產生鈣的負平衡現象,對動物骨骼發育造成影響。強酸的強腐蝕性對飼養動物、設備及工人身體都帶來很大的危害,現在這兩種無機酸基本已被淘汰。 飼料中添加磷酸可以使飼料的pH值很快下降。磷酸的腐蝕性比硫酸和鹽酸小,對動物、設備和人體都比較安全。但過量地使用磷酸同樣會引起飼料中鈣和磷比例失衡,部分磷酸沒有被充分利用就排出體外,造成環境污染。 1.3 全酸復合型酸化劑 全酸復合型酸化劑一般指那些以某一種酸作為主要有效成分,再配合其它的一種或幾種酸來達到協同作用的復合型酸化劑。全酸復合型酸化劑由具有更廣的抑菌和調菌區系,任何一種酸對有害菌群的抑制和對有益菌種的激活都需要在一定的pH值下進行,由幾種可在不同pH值范圍起作用的酸復配在一起,從而拓寬了抑菌和調菌的區系。復合型酸化劑在飼料中添加量比單一型的要小,作用效果更顯著,在動物體內殘留更少。 雖然全酸復合型酸化劑在加工技術和作用性能方面要比單一型的提高很多,但隨著飼料行業和養殖業的進一步發展,這種全部由酸復配而成的酸化劑已在多方面不能滿足行業的需求,因為全酸復合型酸化劑主要以酸的形式存在,產品的緩沖能力低下,易造成胃腸道中的酸度不穩定。當飼料剛進入胃內時,由于酸化劑含量相對較高,使得胃內pH值相應較低,當通過一段時間的消化后,酸化劑濃度下降,胃內pH值又恢復到原來較高的水平,難以持續保持一個理想的消化環境。 1.4 酸鹽復合型酸化劑 酸鹽復合型酸化劑是由有機酸及有機酸鹽復配而成的一種飼料酸化劑。這種新一代復合型飼料酸化劑,在配方技術上更趨于科學合理,作用功能上克服了全酸復合型酸化劑的不足,產品作用更全面,功能更優越。 酸鹽復合型酸化劑有較高的緩沖能力,避免動物胃腸道酸度產生過大波動。通過有機酸鹽的形式把部分有機酸暫時轉化為有機酸鹽,從而避免由于酸化劑剛進入胃腸時因濃度過高導致pH值下降程度過大;另一方面,當動物通過一段時間的消化后,胃腸酸化劑濃度相對下降,pH值回升時,有機酸鹽通過水解方式又轉化成有機酸,使得胃腸內能長時間保持一個穩定的酸性消化環境。 2 飼料酸化劑的作用機理 2.1 降低飼料pH值,使胃內pH值下降,提高消化酶的活性 Weerden等在飼料中添加1.5%的甲酸鈣使飼料pH值降低了0.5,添加1%甲酸鈣和0.5%丙酸使飼料pH值下降0.7;Burnell研究表明,當飼料中添加1%和1.5%的檸檬酸時,pH值降低0.18和0.34;Risley等在仔豬日糧中添加1.5%的檸檬酸和1.5%的延胡索酸,日糧pH值由6.42分別降低到4.92和4.70,胃內容物pH值由4.07分別降到3.82和3.87。可見,酸化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胃內容物的pH值。 每一種酶都有其適宜的pH值環境,胃蛋白酶的適宜pH值為2.0~3.5。當pH值大于3.6時,活性顯著降低;當pH值大于6.0時,胃蛋白酶失活。動物飼料中添加酸可使胃內pH值下降,從而激活胃蛋白酶,促進蛋白質分解,而蛋白質的分解又可刺激十二指腸分泌較多的胰蛋白酶,使蛋白質完全分解吸收。 早期斷奶仔豬,胃酸分泌不足,而仔豬飼料的pH值又多在5.8~6.5之間,常使仔豬胃內的pH值高于胃蛋白酶的適宜活性范圍,影響仔豬對飼料的消化吸收。在仔豬飼料中添加有機酸,可以改善仔豬的生長性能。Kirchgessner的試驗結果統計表明,使用1.5%~2.0%的延胡索酸可提高仔豬平均日增重9%,采食量提高5.2%,飼料利用率提高4.4%。Giesting等研究了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鹽酸和硫酸的效果,結果導致試驗仔豬采食量驟減,日增重和飼料利用率嚴重下降,這可能是無機酸影響了飼料的適口性和電解質平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