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保持奶牛高產的措施
來源:中國農牧網
本文就冬季造成奶牛產奶量下降的原因和保持奶牛冬季高產應采取的措施進行闡述,供奶牛養殖場(小區、戶)參考。
1冬季造成奶牛產奶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寒冷的刺激。奶牛的正常生長、生產適宜溫度為4,24℃,而北方地區入冬后,
白天平均氣溫在—4~—15度左右,夜間平均氣溫為-12~—29℃左右,晝夜溫差大。由于寒冷的刺激,奶牛需要消耗自身營養產生熱量來御寒,可產奶所用的能量相對減少,造成產奶量下降。
冬季飼料品種單一,特別是粗飼料只有干玉米秸,沒有青貯飼料,缺乏優質青干草和苜蓿干草;無塊根、塊莖飼料,造成產奶量降低。
精飼料配方不合理,缺乏必須的礦物質元素、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或精飼料給量不足,御寒所需能量無從獲得,必須消耗體內營養產生的能量御寒,造成產奶量下降。
不注重刷拭牛體。奶牛在趴臥過程中,糞尿沾滿全身而凍結在牛體表面,奶牛感覺不舒適,且不利于奶牛體表血液循環的正常進行,造成產奶量下降。
擦洗乳房水溫低,奶牛受到冷水刺激,使乳房血管收縮,乳池乳回吸收,排乳量減少,使產奶量降低。
奶牛飲水溫度低,飲冰碴水或冷水,飲水量減少,產奶量下降。
暖棚養奶牛,不注意通風換氣或通風換氣方法、時間不合理,使奶牛受到有害氣體或冷空氣的侵襲,發生流感或有害氣體慢性中毒,影響產奶量。
冬季乳房炎發病率較高。由于寒冷的刺激,飼養人員不注重乳房的保護,使乳房干裂甚至凍傷,形成凍傷性乳房炎,影響產奶量。
2保持奶牛冬季高產應采取的措施
防寒保溫是保持奶牛冬季高產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切實抓好。一是選擇地勢高燥、地下水位低、背風向陽、冬暖夏涼的地方建牛舍。二是奶牛舍建筑要標準化,采光好,冬季牛舍溫度保持在4℃以上。三是牛舍便于通風換氣,保持圈舍空氣清新。四是圈舍牛床鋪墊草,保持牛體溫度。
經常刷拭牛體,保持牛體清潔,使奶牛生活在干凈、舒適的環境中。據有關資料記載,每日在擠奶之前對牛體進行刷拭可提高產奶量15%—20%。
提倡冬季奶牛飲溫水。為了使奶牛多飲水,冬季奶牛飲水的溫度不應低于8度以上,有利于產奶量的提高。
防止乳房干裂和凍傷。擠奶后,給乳房進行藥浴、涂擦凡士林油,或對乳房、乳頭有傷者,擠奶后加帶護乳棉罩,防止乳房干裂和凍傷。
確保奶牛冬季飼料品種齊全。特別是青貯、微貯飼料一定備足,有足夠的優質青干草或苜蓿干草,貯備一定量的塊根、塊莖飼料。在飼喂青貯、微貯、塊根、塊莖飼料時,一定要隨喂隨取,以保持飼料溫度在4℃以上,絕不能喂冰凍的飼料,防止懷孕母牛流產和奶牛患胃腸炎等疾病。
精飼料種類多樣化,保證全價營養,供給充足的礦物質元素、微量元素和維生素。
適當提高能量飼料比例,增加日精料給量,維持料增加到3.5~4.0千克,產奶料3:1喂給。
夜間補飼。冬季晝短夜長,奶牛夜間空腹時間長。因此,在夜間12點左右補飼1次或在飼槽長期有于草任其自由采食,以優質青于草或苜蓿干草為宜,可以縮短奶牛夜間空腹時間,減少自身能量消耗,以增加產奶所需營養,提高產奶量。
暖棚養奶牛一定要注意通風換氣,保持圈舍空氣清新,減少有害氣體對奶牛的侵害。
擦洗乳房的水要清潔干凈,勤更換;保證水溫度在50-55℃之間,以促進乳房血液循環,提高產奶量。
以上方法請結合自身養奶牛的生產實際運用,保您養的奶牛體壯、膘實、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