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東:
1、從長遠規劃、發展潛力、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總體實力、科教水平、文化影響力等深層次因素上說,山東到2020年的時候,許多人均指標肯定還不是全國第一,但絕大多數總量指標都將會是第一,其中就包括GDP總值。到那時候,山東人不需要再吹牛,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說:山東是中華第一省。 (廣東GDP到2020年將會是第二或第三)
2、山東的發展首先是半島上的青島威海煙臺。青島不錯,有點象德國的漢堡,希望能加快發展。但是,威海煙臺的發展相對其地理位置來說還是太慢,那么長的海岸線,卻沒有大的港口,也沒有大的造船業基地,臨海工業發展落后,光靠捕撈海產品是不能發財的。龍口招遠面向渤海灣,可以發展軍品造船,如潛艇和驅逐艦;榮成文登乳山全沿海,但直面日本,可以發展民用造船業,如利潤率很高的石油巨輪和豪華游艇。此外,半島三市承接日韓產業轉移的速度有點慢,這個時候要練好內功,堅持內外兩條腿走路,不能光等著國外的產業轉移。
3、日照的港口吞吐量還是太小,要知道沒有港口的發展就沒有日照的發展。
4、濰坊北臨萊州灣,海岸線很長卻不適合發展大港口,但是至少也要有個中型港口,象天津那樣挖也能挖出來的,寒亭區修了直到海邊的高速公路,不知道現在怎么樣了。壽光昌邑都不錯。
5、東營和濱洲都有海岸線,但國內基本上沒人知道這兩個城市是沿海城市,等于浪費了岸線資源。
6、濟南要辦全運了,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加強一下城市建設。山東省要當GDP老大,濟南發展慢了肯定不行。其實濟南完全不要和半島三市去爭經濟蛋糕,而應該獨辟蹊徑,做強裝備制造業、文化產業、物流產業和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
7、淄博不錯,城市建設也不錯,臨沂最近幾年也開始起飛,民營企業有勢頭了。棗莊和滕州的關系要理順,不然會干擾經濟發展。萊蕪也不能光搞鋼鐵,要有第二第三優勢工業。濟寧泰安是中華文化重要發祥地,但是卻沒有很好地產業化,體制是重要原因。聊城荷澤德州是京滬加京九,為什么還那么窮呢?難以理解。
8、我是南方人,看山東肯定不全面,但山東幾乎所有的地級市都走馬觀花地去過一遍,覺得山東是我國東部兩個地理位置最好的省份之一,另一個是廣東。廣東近港澳,山東近日韓,相比之下山東更有優勢。山東的文化底蘊更是廣東不能相比。因此更看好山東。
9、山東的劣勢在于官本位思想太重,好多人想當公務員想要個編制。其實山東人應該發揚當年闖關東的精神,去全世界闖蕩。可以蕩滌掉一些舊思想。還有,山東人一定要克服吹牛的老毛病。
10、全國各省中,山東人的名聲威望絕對是第一。即使在海外華僑中,一提起山東人,都說是中華的脊梁,山東人從文化上說是最正宗最傳統的中華人。我現在國外,舉個身邊的例子,如果有山東人和非山東人想在海外租華僑的房子,同等條件下,這些華僑房東都愿意租給山東人,為什么?因為山東人兩個字代表的是忠誠、可靠、信義等中華傳統價值觀念。從這一點,我就知道山東省的文化積淀和山東人極高的名聲遲早會成為山東經濟騰飛的巨大助推力。祝福山東!
二、遼寧:
1、沈陽最近發展很快,中央振興東北確實給了不少錢。但缺點是不沿海,最近的出海口就是營口的鲅魚圈區。可以把鲅魚圈區并入沈陽市,作為沈陽市在沿海的一塊飛地。再建一條高鐵連接沈陽市渾南新區和鲅魚圈港即可。
2、把盤錦營口合并最好。盤錦雖然沿海,但連“五點一線”都沒進入,以后發展肯定很難的。
3、丹東是個著力點,別等著朝鮮的改革開放,那太遙遠了。唯一的出路就是把東港的港口做大,再把市府遷到靠近東港,直通黑吉的鐵路建好后,潛力很大。
4、大連發展有點慢了,相教于其地理位置和城市威望,旅游,工業超級有潛力,是該要加油!錦州不錯,好好經營,會變成遼寧老三的。
5、別再喊東北獨立了,當年的遼老大,為國家付出太多,有怨氣可以理解。但現在中央投資最大的就是東北,遠遠超過其他地區,至少未來五年還是如此,五年之后,遼寧還是會變成幾個老大之一的。中央對地方投資,有些數據是不公開的。我認為還應該加大中央財政扶持東北的力度。遼寧過去是共和國的長子,未來還是長子!
6、投資只是一方面,有大規模中央投資不等于振興,畢竟投資只是市場經濟的一個環節。東北的體制五年之內必須要大變,完全可以用五年走完南方20年的經濟體制改革進程。東北不適合南方的那種市場經濟,但要建立一種有東北特色的市場經濟。在東北搞廣東模式或溫州模式都是胡說八道,我個人覺得西德模式當可借鑒。
7、東北的重要性遠遠超過長三角和珠三角。不只是經濟,而是綜合各方面。一般的“南蠻子”不了解這一點,只知道關心自己的收入,而我是稍微個了解東北的“南蠻子”,東北人既關心個人收入,也關心國家發展。東北振興的重要性,那簡直太重要了,呵呵。。。。 東北的潛力就是半個中國,這是那些只知道算GDP的人永遠無法理解的。
三、吉林:
1、長春城市發展得了不少中央投資,變化很大。希望伊通河周邊的環保能跟上。當年的新京很發達的,對未來的長春很有信心。
2、吉林市的松花江和霧松真的很美,在經濟上應該要當省內第一,就象蘇州超過南京一樣。吉林市完全有這個能力。該省未來的第一重點就是吉林市。現在的省長就是蘇州去的,好象他也是這樣想的。該市長在招商方面尤有才能,蘇州的外資那么多,那么強。該市長功不可沒,實為一人才!
3、未來的另一個重點在延邊!吉林省最關鍵的出海口問題,不在吞并丹東,也不在和俄羅斯合作找出海口,而是朝鮮的羅津先鋒。老毛子占了海參崴,封死了出海口,現在過去一個中國人都讓他們很警惕,更別說開發港口。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經濟繼續落后,現在海參崴的年輕毛子都去莫斯科找工作,人口大量減少,在領土問題上我們再耐心等待50年就行。朝鮮的羅先港離延邊很近,現在中國正在開發,朝鮮半推半就,想在這里設個特區,想中國管經濟朝鮮管政治,這里的情況比老毛子那邊要明朗些,畢竟朝鮮有求于中國。從延吉和琿春到羅先港海邊的高速公路和鐵路要早日開工。
4、吉林的玉米產業全國第一,很多南方人不清楚其中的戰略價值。那就是石油。 現在的關鍵是運輸成本。最好是走羅先港出海,成本低有競爭力。
5、通化和白山兩地級市要重點發展交通,兩市發展成熟后可以慢慢連接起來
四、廣東:
1、排頭兵和殺出一條血路的干勁,這絕對是全國人民需要向廣東人學習的,這是我最佩服粵人的地方,這也毫無疑問是未來中華復興的重要動力。
2、在經濟上,只弄廣深,不搞非珠,是一大失誤。湛茂和潮汕位置絕佳,居然不如中西部,當需廣東省政府檢討。今后10年粵省成敗關鍵在非珠,非珠發展從交通建設和教育投資開始。港珠澳大橋之爭,有香港自私的考慮,但廣東也有責任。希望這橋趕快修好!在港粵之爭里,中央只能偏香港;但港臺之爭,中央絕對偏臺灣。最近有香港媒體說,馬英九上臺后兩岸三通,會損害香港作為兩岸貿易中轉港口的優勢,損害香港經濟利益;結果中央很不高興很惱火。這只能說明這家媒體太不識大體了,呵呵。
3、廣東人有很多優點:務實、樸素、低調、勤勞。尤其是客家人和潮汕人,確實是很正宗的中華文化傳承人。我很佩服他們那種勤勞創業的精神。但廣東人的缺點在于考慮事情過于偏重經濟利益,大局觀稍有欠缺。比如上交國稅問題,如果按國稅占全部稅收的比重,過去的上海,現在的江蘇,都遠遠超過現在的廣東。還有,現在廣東上交的稅收并未投入到長三角,而是東北和西部。并且這也是必須的。關于深圳的稅收問題,確實很特殊,但廣東暫時少提為好,因為效果會適得其反。以后深圳的稅制會有個有利于廣東的改變。
4、廣東未來發展不在珠三角的服裝玩具工廠,而在文化教育。嶺南文化是中國很獨特的一支,廣東很多方言中,所蘊涵所傳承的中華傳統文化,也遠遠超過普通話;甚至有些廣東方言的詞匯就是古漢語,完全可以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但是另一方面,推廣應用普通話又很必要,希望廣東的兄弟姐妹能夠理解。在廣東,考慮很多事情從經濟的角度出發就可以,但在北京的層面,卻要復雜很多。我在廣州曁南大學小住過半年,感受到粵文化的獨特性,粵語更有漢唐之音啊!我很喜歡!呵呵。。。總之,方言要保留,普通話也必須學好。粵語和國語都說得好,才是真正合格的排頭兵。呵呵。
5、湛江的未來一個是鋼鐵,一個是造船。茂名和陽江的港口也可以建大造船廠。個人感覺這三個城市的發展方式應該是整合海岸線資源,走和廣深不同的路子。并且,這里的人崇尚讀書,這在廣東本地人中很例外,另一個例外是梅州,但是梅州又不沿海。所以未來廣東省應該將發展重點轉到這三市。汕潮揭三市不屬于珠三角,雖政治上歸廣東,但經濟上應該入閩臺。汕潮揭三市應趕緊融入海西經濟區,現在中央馬上要拿大筆錢砸到海西經濟區,你們快去北京找中央政府反映情況,爭取加入海西經濟區,這才是關鍵。還有,到北京后,別光說為了發展經濟,一定要讓中央知道你們加入海西經濟區對統一臺灣有多么重要!
6、深圳的問題,一言難盡,去過十次,感覺說深圳的問題太復雜。深圳的問題不是被誰拋棄的問題,而是自己要拋棄掉一些東西,比如低端產業和過多的低素質民工。在政治上要低調,不要再講升直轄市的事情,避免被香港猜疑,被廣州打壓。不要再想著去中央要政策,除非你想要的這個政策能有利于統一臺灣,否則肯定要不到。最好的方法就是少說多做,最好能人均GDP超過香港。
7、在廣東考慮問題和在北京考慮問題,差別非常大!簡直就是兩種方式,就好象本港明珠翡翠和CCTV的差別一樣大。我年輕時在這兩地都生活過,出國多年后再回頭看此事,平心而論,這兩種思維方式都很重要,一個人如果兼備這兩種方式,那才是最好的思維。
五、浙江:
1、中國最富裕的省份,發展最平衡的省份,毫無疑問是除直轄市外中國能最早實現現代化的省份。該省總體實力肯定不是中國最高,但發展水平肯定是最高,并且未來十年肯定還是第一。廣東要超新加坡,有點吹,但浙江超韓國,卻太有可能了,最快2015年。
2、韓國9.9萬平方公里,浙江面積10萬平方公里。韓國人口4500萬左右,浙江人口4600萬左右。都是沿海的地區,都有較長的海岸線,都有較多的沿海島嶼。由此可見,浙江韓國很相似,非常適合對比。我曾經去韓國旅游,總體感覺比浙江發達,但發展速度低于浙江。個人認為浙江10年內完全可以超過韓國,浙江超韓國肯定比廣東超新加坡更加容易。2007年浙江人均GDP官方公布的數據按07年匯率折算為6500美元,韓國為22000美元。浙江最近的發展速度是人均GDP每四年就翻一番,未來速度會慢些,2015年大概為20000美元。考慮到2015年的人民幣匯率,折算過來至少有3萬美元。韓國2015年的人均GDP大概也在3萬美元左右。
3、杭州GDP超過首爾大概要八年,但寧波GDP超釜山五年后就可能實現,寧波港吞吐量超釜山港三年后就可實現。除GDP和人均GDP外,浙江的森林覆蓋率、地表水質量、高校知名度、研發能力、文化教育水平、醫療衛生事業、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海港吞吐量、空港吞吐量等指標,都有可能超過韓國。浙江的缺陷在于中小企業過多而大企業不足,尤其是知名國際大型企業,浙江的重工業水平也偏低。
4、溫州太怪異,我一直在觀察這種現象,覺得溫州的發展模式在國內少數地區可以推廣應用,但是大規模推廣卻不行。溫州未來的發展應該是繼續面向海外,成為中國與世界融合的節點。還有,溫州的交通發展還應該再快些,這么多人在外面,回去一趟都不方便。
5、金衢麗三市相對落后,但比廣東的粵東粵西粵北都發達,比蘇北也發達。我很佩服浙江人這種全面發展的思想,在中國,各地市能整體協調發展的省份真的很少。
6、浙江人的視野很國際化,對全國各地的了解也很廣泛,對商機的把握很快。就算是普通的浙江農民,他們也知道中國的什么地方好賺錢,浙江農民在這一點上和廣東農民只知道坐在家里收租金很不同。所以我看好浙江。
7、說了這么多優點,最后必須要說缺點,浙江的富人有的喜歡擺闊氣,有的喜歡攀比財產、有的喜歡吹牛、有的浙江富人的孩子們已經丟失了父輩的勤勞踏實的作風了、有的浙江富人有點暴發戶的味道了。要注意啊!在低調這一點上,多學學廣東人,富貴不過三代啊!
8、在全國各省上報中央的經濟數據中,浙江省政府和廣東省政府都少報了,其他的都是多報。因為這兩個省都有藏富于民的傳統。但是廣東省內經濟發展的差距太大,簡直是歐洲和非洲的差距,因此我認為浙江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和發展水平為全國各省最高。
[table][tr][td][/td][/tr][/table]
[list][*][/list] |
評分
-
| 參與人數 1 | 論壇幣 +1 |
收起
理由
|
為民
| + 1 |
【通過審核】分析的很好!對創業者或營銷人也是個提醒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