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一段經文故事:
一家子,有老翁請了貴客,要留他在家午餐。早間就吩咐兒子前往市上備辦肴蔬果品,日已過巳,尚未還家。老翁心慌意急,親至窗口看望,見離家不遠,兒子挑著菜擔,在水塍上與一挑京貨擔子的人對峙,彼此皆不肯讓,就釘住不得過。老翁趕上前,婉語曰:“老哥,我家中有客,待此具餐。請你往水田里稍避一步,待他過來,你老哥也可過去,豈不是兩便么?”其人曰:“你叫我下水,怎么他下不得呢?”老翁曰:“他身子矮小,水田里恐怕擔子浸著濕,壞了食物;你老哥身子高長些,可以不至于沾水。因為這個理由,所以請你避讓的。”其人曰:“你這擔內,不過是蔬菜果品,就是浸濕,也還可將就用的:我擔中都是京廣貴貨,萬一著水,便是一文不值。這擔子身份不同,安能叫我讓避?”老翁見抵說不過,乃挺身就近曰:“來,來!然則如此辦理,待我老頭兒下了水田,你老將貨擔交與我,我頂在頭上,請你空身從我兒旁岔過,再將擔子奉還,何如?”當即俯身解襪脫履。其人見老翁如此,作意不過,曰:“既老丈如此費事,我就下了水田,讓爾擔過去。”當即下田避讓。他只挺了一挺,一場爭競就此消解。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