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牛的來歷
2010-12-8 15:40|
發布者: jieming|
查看: 1281|
評論: 0
摘要: “孺子牛”是《左傳·哀公六年》中記載的一個典故,那時"孺子牛"的原意是表示父母對子女的過分疼愛。后來現代偉大文學家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華和拓展。
“孺子牛”是《左傳·哀公六年》中記載的一個典故:齊景公有個庶子名叫荼,齊景公非常疼愛他。有一次齊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戲,齊景公作為一國之君竟然口里銜根繩子,讓荼牽著走。不料,兒子不小心跌倒,把齊景公的牙齒拉折了。齊景公臨死前遺命立荼為國君。景公死后,陳僖子要立公子陽生。齊景公的大臣鮑牧對陳僖子說:"汝忘君之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而背之也!" 所以,那時"孺子牛"的原意是表示父母對子女的過分疼愛。后來現代偉大文學家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華和拓展,而后人們用“孺子牛”來比喻心甘情愿為人民大眾服務,無私奉獻的人。
本文內容由 jieming 提供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