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上所述,飼料企業不能沒有相對可信的、有針對性的養殖賺錢的安全方案。相信了你的方案,相信你的飼料就不難(絕不是相信你的業務員)。而要相信你的方案,企業就得有安全賺錢的方案。企業銷售人員就得做好安全賺錢的示范。而讓誰來做示范? 一. 企業自身 二. 業務員 三. 經銷商 四. 投資商 五. 一切想賺錢的人 他們都可以做示范。 然而,提供一種安全的養殖方案,不算太難。比如機械化養殖場、現代化養殖場。但是,動輒上百萬、上千萬,(有上百萬用得著改行養豬、養雞、養鴨嗎?)而這里就涉及一個大問題,養殖的門檻。所以必須降低養殖業的門檻。也可以說(養豬、養雞、養鴨)是否能夠低門檻、又安全,是飼料銷售的關鍵。簡單說,你的業務員都不敢賺養殖的錢,讓人相信你的飼料,怎能不難。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最安全?還以養豬為例。 目前,農村養豬已經走向專業化和小規模化,基本上每個村子也就幾個養豬專業戶,而一家一戶養上幾頭十幾頭豬的規模已不多見,因此,農家豬舍閑置(空圈)率幾近百分之九十,農民不養豬的現象已見怪不怪了。究其原因 就是因為不賺錢,或者忙了一年賺不了幾個錢,而最大的問題還在于,養豬的風險系數太大了。如果說賺多賺少而沒什么風險,少賺或不賺(畢竟還是有賺的時候)。農民也愿意養豬。而農民的養豬積極性就被極大的削弱,還不是因為賺錢不安全。但是,如果30頭的示范十分安全,就算年賺一萬,農村就不會再有閑置的豬圈。這就需要飼料企業,提供一種風險極小(比較來說)又十二分可信的、門檻也低的安全養殖方案。 那么,養豬的最大風險是什么?死豬!而死豬的根本原因,事實上不是什么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仔豬副傷寒,甚至口蹄疫、藍耳病之類(我是否胡說,您得看完),因為“防疫管理”,這些病是“不應該”死豬的。然而,就目前的養豬而言,“防疫管理”,不僅僅是機械化、現代化甚至大型養豬場在搞,農民養豬也防疫。可是,一有疫情,為什么農民養殖戶的豬還是成批成批的死于疫病呢?究其原因,是因為豬群里有“弱豬”。這種“弱豬”雖然經過諸多防疫,可由于其體弱,其免疫力就會大大降低。因此一有疫情,首當其沖,它們就成了疫病的溫床,進而也就成了最大的活體傳染源。加上農民只打疫苗,忽略防疫管理等,成批死豬也就在所難免。而“弱豬”的產生,直接原因就是傷寒(廣義傷寒是沒有疫苗的)。而傷寒的產生,則是由于圈舍設計不科學造成的。也就是說,圈舍若是科學,豬就不得傷寒,沒得傷寒就沒有“弱豬”( “弱豬”不是小豬),沒有“弱豬”,經“防疫管理”,就不會有疫情出現;圈舍若是科學;封閉較嚴,非接觸的空氣傳播的疫病,就進不了豬(雞鴨)圈。若加上全新的防疫模式管理(避免農民只打疫苗,忽略防疫管理),就不會成批死豬。不成批死豬,養豬就毫無風險(價格波動后面再談)。也就是說,養豬的風險,圈舍是關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