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曲霉毒素(Fumonisins)主要由串珠鐮刀菌素(Fusarium moniliform)產生。它們的化學結構賦予了毒素具有抑制脂肪合成的功能。過去人們認為,豬不象其他動物(如馬),對煙曲霉毒素是不敏感的。但近期人們證實,煙曲霉毒素是危害養豬生產的霉菌毒素。 煙曲霉毒素常出現于玉米產區。在煙曲霉毒素家族中,B1,B2和B3是最常見的煙曲霉毒素,B1又占75%的比例。 過高的煙曲霉毒素水平導致過多的體液涌入肺組織,導致肺水腫。同時,也危害肝臟組織,導致黃疸及其他組織出現黃色病變,死后尸檢尤為明顯。分析煙曲霉毒素是否存在可簡單地通過檢測肝臟、胰腺和腎上腺中二氫神經鞘氨醇(sphinganine)與神經鞘氨醇(sphingosine)的比值來判斷。該比值可作為判斷煙曲霉毒素中毒的一個生物學指標,也可作為判斷其他霉毒素是否存在的一個生物學指標 臨床影響/癥狀 煙曲霉毒素中毒后導致豬的生產性能和繁殖性能受到破壞,明顯的癥狀是肺水腫。胚胎發育受損,免疫機能降低。中毒癥癥狀歸納如下: 生產和繁殖性能降低 胚胎死亡 急性呼吸障礙 肺水腫 皮膚發紺(青紫) 黃疸 二氫神經鞘氨醇:神經鞘氨醇的比值升高(生物學指標) 免疫機能下降=對感染的易感性增高=接種免疫或治療的效果降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