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感是否真的冤枉了禽類?針對這個問題,希望專家們能盡快給出權威、統一的答案。 自去年入冬以來,深圳、東莞、陽江等周邊城市陸續出現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而廣州也未能幸免。日前,廣州增城市興發肉菜市場檢出3份H7N9陽性標本物,經廣東省疾控中心復核、認定后,結論確定為該市場兩處鵝籠中發現檢測陽性。 廣州市衛生局通報稱,目前市場內17名禽類從業人員暫未出現可疑癥狀,該市場將休市三天。這是繼去年5月在增城荔城富力肉菜市場發現一例雞樣品驗出H7N9流感病毒陽性后,廣州市第二次發現H7N9病毒的蹤跡。 追根溯源,可以發現患者多與肉菜市場禽鳥有過接觸。此前,廣東省共報告人感染H7N9流感確診病例是6例,男性4人,女性2人。病例年齡最小的3歲,最大的65歲,重癥病例以中老年為主。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病例都有明確的禽類市場接觸史或暴露史。6名病例中,有1例為禽類銷售屠宰人員,2例有明確的禽類直接接觸史,2例有明確的禽類市場暴露史,1例有農家樂禽類暴露史。 為此,活禽交易市場一直被專家認為是流感病毒傳播的高危因素。專家表示,從養殖場到活禽交易批發市場,再到零售市場,最終進入千家萬戶這個鏈條來看,關鍵是管理好活禽交易市場,嚴格落實一天一清洗、一周一大掃除(包括全面消毒)、一月休市一天的制度。 不過,這遭到了養殖業者的抗議,認為“因為專家的言論、媒體的報道,農戶基本不敢養雞?!苯?,更有廣東養雞場老板給鐘南山院士寫公開信,稱“現階段防范H7N9最關鍵的手段是少或不接觸活禽”的言論不科學,并表示這些言論對家禽業造成了巨大傷害,他愿意以流感病毒打進自己血液的方式,打賭H7N9不會從禽傳染到人。這封給院士的信,在微信圈迅速傳播,行業反響極大。 上述養雞場老板在接受《南方農村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自1997年香港發生流感以來,家禽界風波不斷,每次風波總會倒閉一大批養殖企業,廣東的規模種雞企業也從當初的2000多家銳減到現在的28家。他自己的公司從年初的100個合作農戶,到現在僅存2-3戶農戶,眼看H7N9流感風波又要將此前的努力毀于一旦。 對于這位養雞場老板的公開“叫板”,目前尚沒有專家站出來回應。事實上,由于病毒在不斷演變,H7N9到底在哪種情況下會造成人際傳播,什么東西充當了傳播介質,這是個世界難題。以H5N1病毒為例,1997年開始就有人感染,至今已16年,它一直在變,變得更容易傳給人,但依然沒有變成人傳人。其中緣由,無從知曉。 H7N9型流感,這個新名詞于去年3月如炸彈一般轟入民眾腦中。這是全球首次發現的新亞型流感病毒,于去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兩地率先發現,隨后全國多地確認了幾十例感染H7N9病毒患者,其中多人死亡。針對H7N9型流感的研究也隨之展開。筆者發現,既往發表的研究報告,多將其與禽類緊密聯系在一起。 去年8月發表在《自然》上的一篇文章,對人是從哪一種禽鳥感染的H7N9病毒進行了回答,明確地告知是市場里面的活雞,“在活雞的上呼吸道里面,而不是雞糞里面發現了病毒”。而在此前,一個由中國和國際醫療專家組成的特別工作組對中國H7N9流感疫情的研究表明,這種病毒或許源自菜市場而非家禽養殖場。報告說,該特別工作組在家禽養殖場、養殖場工作人員和與養殖場有過接觸的人員中都未發現H7N9病毒。報告指出,人感染的危險性主要來自處理活家禽的菜市場。而發表于美國一家醫療雜志上的研究報告中說,大部分H7N9病人都在家禽市場接觸過活雞與其他活家禽,他們要么是菜市場工作人員,要么是去那里買東西的人。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并非每位流感患者都有禽類接觸史。至今,流感的傳播途徑尚未有權威的說法。流感是否真的冤枉了禽類?針對這個問題,希望專家們能盡快給出權威、統一的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