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一 低蛋白日糧補充必需氨基酸對生長育肥豬生產性能和氮平衡的影響
試驗動物與設計:肥育豬:1、飼養試驗(體重約為52kg杜x長x大肥育豬80頭);2、氮平衡試驗(體重約為63kg杜x長x大三元雜交閹公豬5頭,5x5拉丁方);
生長豬:飼養試驗:體重約為16kg約克x長白閹公豬70頭;氮平衡試驗:從飼養試驗每組中選取體重約為36kg豬6頭。
肥育豬:

生長豬:

試驗小結:1、在玉米-豆粕-棉仁粕型日糧中補充Lys、Met和Thr,生長豬日糧CP從18.2%降到14.5%,肥育豬日糧CP從16.1%降到13.3%而不影響生產性能;2、生長豬總氮排出量與日糧CP之間線性回歸關系為Y=1.35x-6.18(R2=0.85,P<0.01),肥育豬日糧CP從16.1%降到11.7%,總氮排泄量降低39.44%(P<0.01);3、降低日糧CP補充Lys、Met和Thr,減輕胰腺、腎和大腸的重量,增加能量利用率,使背膘增厚,眼肌面積降低。

試驗二:低蛋白日糧補充必需氨基酸對生長豬血液代謝物及肌肉和肝臟IGF-I基因表達的影響
材料與方法:同試驗一生長豬,試驗第0d、18天和53d,頸靜脈采血,每組采集10頭,試驗結束時每組屠宰5頭,取十二指腸食糜、胰臟、肝和背最長肌。
小結:1、降低日糧CP補充Lys、Met和Thr顯著降低生長豬血漿TP濃度、GOT和GPT;2、2、降低日糧CP水平降低肌肉和肝臟IGF-I基因表達,減少血漿IGF-I濃度,增加血漿Leptin濃度,Leptin濃度與背膘厚呈正相關(r=0.76,p<0.05),與LMA呈負相關(r=-0.64,P<0.01)IGF-I濃度與ADG正相關(r=0.91,p<0.05);3、降低日糧CP水平顯著降低胰蛋白酶和十二指腸蛋白酶活性(P<0.01),而腸液淀粉酶活性則隨日糧CP水平降低反而升高(P<0.05)。
試驗三:低蛋白日糧補充必需氨基酸對仔豬蛋白質合成率和翻譯起始因子的影響。
小結:1、降低斷奶仔豬日糧CP水平顯著降低胰腺、肺、肝臟、腎、胃和背最長肌蛋白質的合成速度;2、蛋白翻譯起始因子具有組織特異性,降低日糧CP水平顯著減少肌肉和肝臟4E-BP1磷酸化以及肝臟mTOR磷酸化,增加肌肉4E-BP1與elF4E的結合,抑制肝臟elF4E. elF4G復合物的形成。3、日糧CP水平影響血漿IgA、IgG、1l-1和1l-2濃度,但對外周淋巴細胞轉化率無影響。
總結:1、降低日糧CP濃度補充必需氨基酸時,應考慮到補充氨基酸的種類和數量以及豬的不同生理階段。在玉米-豆粕-棉仁粕型日糧中補充Lys、Met和Thr,生長豬日糧CP可從18.2%下降到14.5%,肥育豬日糧CP從16.1%下降到13.3%而不影響生產性能,并顯著降低氮的排放,減少環境污染。3、降低日糧CP濃度補充必需氨基酸增加能量利用率,使背膘增厚,眼肌面積降低,內臟器官重量減輕。4、降低日糧CP水平顯著降低胰腺、肺、肝臟、腎、胃和背最長肌蛋白質合成,主要是由于減少肌肉和肝臟4E-BP1與eIF4E的結合,抑制肝臟Eif4e.eIF4G復合物的形成,補充Arg和Leu可以解變以上狀況。
試驗4:巴馬香豬與長白豬肌內脂肪沉積代謝差異
低氮日糧顯著上調長白豬背肌MyHC1的表達,進而影響肉質;巴馬香豬背肌MyHCL和MyHC11x表達顯著高于長白豬。日糧氮水平對股二頭肌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不顯著,巴馬豬股肌MyHC1和MyHC11a表達水平高,但MyHC11b表達水平低于長白豬。品種和日糧對背肌和股肌MyHC11a的表達有互作效應。
小結:長白豬飼喂地方標準日糧(低氮),背最長肌MyHC1型和MyHCIIa型基因表達上調,從而改善肉質;脂肪型巴馬香豬飼喂NRC日糧時屠宰率顯著提高。
瘦肉型長白豬和脂肪型巴馬香豬,飼喂含氮水平相對較高的NRC日糧時,其股二頭肌生長因子的表達量顯著高于飼喂地方日糧(低氮),從而促進肌肉生長,改善胴體品質。但本研究中日糧氮水平對兩個品種豬背最長肌的肌肉生長調控相關基因的表達影響不顯著。
長白豬和巴馬香豬飼喂地方日糧(低氮),可激活背最長肌中AKT/mTOR/p70S6K/4EBP1信號通路,從而顯著提高肌肉蛋白的合成能力。
功能性氨基酸:1、功能AA是指除了合成蛋白質外還具有其他特殊功能的AA,其不僅對動物的正常生長和維持是必需的,而且對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的合成也是必須的。2、種類包括:精氨酸、谷氨酸/酰胺、支鏈氨基酸、色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酰胺、鳥氨酸、瓜氨酸、脯氨酸、組氨酸、含硫氨基酸和牛磺酸等。3、特殊功能包括:調節胎兒和新生動物發育、細胞內蛋白質周轉、營養代謝、腸道功能和免疫功能。4、合成的生物活性物質包括:NO、多胺、谷胱甘肽、核酸、激素和神經遞質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