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飼料生產過程中,水分的控制非常重要!飼料水分偏低,會帶來一系列副作用: 1、調質中淀粉糊化度下降; 2、制粒更為困難,能耗增加,降低環模使用率; 3、顆粒硬度增加且PDI下降,影響動物消化吸收; 4、投入產出率下降。 為提高生產中顆粒飼料水分,很多企業都在想辦法,近期筆者發現有些企業自行發明有“閃蒸補水設備”,為我們打開了新的思路,我根據走訪實地調研,就此設備利弊予以分析,和各位同行探討切磋。 市面上,各企業的閃蒸補水設備雖然各不相同,但是原理大同小異,主要工作原理是:在調質器的飼料拋旋部位,使用高揚程泵將水噴入混合器,通過蒸汽把噴成霧狀的水加熱后,噴入調質器內,與飼料充分混合,通過此設備,提高調質階段飼料水分,通過玻璃轉子流量計控制噴水量,盡量使調質后水分保證在15%-17%最佳水分范圍。該設備與早期的調質器加水道理相同,只是水添加相對均勻。 其目的是:控制調質階段飼料水分。添加經過蒸汽加熱的水,可減少添加水分影響調質溫度;添加熱的水分,盡量能夠使游離水分與物料結合緊密,減少后續冷卻水分的丟失;噴射添加熱水,盡量能夠使添加水分均勻分布。 使用效果舉例:某企業在CMP3200-8制粒機,雙層調質器上部進行改裝增加“閃蒸補水設備”生產豬顆粒料時,多個品種測試: 1、調質后水分:未添加水時,13%-15%,每小時添加150-250公斤水,水分14%-15.5%; 2、成品水分:未添加水時,10%-12%,每小時添加150-250公斤水,水分11%-12.5%; 3、制粒機電流:未添加時,330A-350A,每小時添加150-250公斤水,電流280A-320A; 4、顆粒粉化率:未添加水時3.6-6.2;每小時添加150-250公斤水,3.4-6。 上述數據可以看出,通過“閃蒸補水設備”來增加飼料生產中水分,是可以達到:提高成品水分,降低生產能耗,同時降低飼料粉化率的。 既然這個設備這么神奇,為什么目前使用的企業并不是很多呢? 原因有這么幾條: 1、該設備添加的水是游離水,雖然冷卻階段沒有完全被風帶出,但是在打包后,由于外界溫濕度變化,很容易遷移,特別是在北方,外界環境干燥,飼料水分向外遷移而逐步丟失,存儲7天左右就基本丟失殆盡,產生丟包。 2、該設備添加水量較大,且調質器不能使添加的水分均勻分布,會造成飼料水分局部偏高,冷卻階段風量分布又不可能絕對均勻,使得飼料中水分局部偏高,霉變風險增加。 3、飼料生產中溫濕度、蒸汽質量、喂料速度、原料比例等,對成品水分都會產生較大影響,不容易掌控水添加量,使霉變風險更加不易掌控。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混合階段補充飼料水分更加合理,且添加經過液體防霉劑處理過的水分,這樣才能使水分更加均勻穩定的分布在飼料中,防止遷移丟包降低霉變風險。 (文章來源:九州互聯 作者:翟國強) 推薦閱讀: 飼料粉碎機產量下降的原因分析與解決方法 飼料干燥、冷卻過程中的熱能轉化的介紹 飼料企業生產現場常見的問題 讓飼料廠生產成本驟減的十大措施 螺旋輸送機的分類及工作原理詳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