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肺吸蟲病 【概述】 肺吸蟲病又稱并殖吸蟲病,是由吸蟲綱并殖科并殖屬的衛氏并殖吸蟲、太平并殖吸蟲或克氏并殖吸蟲寄生于豬肺臟引起的疾病。我國豬體內發現的吸蟲主要是衛氏并殖吸蟲和太平并殖吸蟲。衛氏并殖吸蟲是人、豬和其它多種動物共患的寄生蟲病。 【病因/病原】 衛氏并殖吸蟲紅褐色、肥厚、卵圓形、腹面扁平,背面微隆起,全身體表具有尖刀形或鑿形體棘,體棘末端有時呈齒狀。大平肺吸蟲是一種黑褐色,卵圓形、肥厚的吸蟲,長8-16毫米,寬4-8毫米,厚2.5毫米。 【流行病學】 衛氏并殖吸蟲的第一中間宿主為川卷螺,第二中間宿主為石蟹、赤蟹、蟛蜞、蝦等。太平并殖吸蟲的第一中間宿主是螺螄,第二中間宿主是蟛蜞等。成蟲寄生在豬肺組織內,卵產出后隨痰液咳出,至口腔咽下,隨糞便排出體外,在適當的環境下,毛蚴從卵內逸出,進入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在其中發育成為尾蚴,尾蚴離開螺體,進入第二中間宿主(螃蜞等)體內形成囊蚴。終宿主(豬等)吞入帶有囊蚴的螃蜞等而感染。 【癥狀】 嚴重感染時表現咳嗽、呼吸困難、干性羅音、呼氣性喘鳴和胸膜炎等癥狀,還可出現腹瀉、消瘦。如果重復感染也可見體溫上升。寄生于腦脊髓可引起癲癇、痙攣、運動麻痹。寄生于眼窩可引起眼的運動障礙和眼球突出。肺以外的蟲囊屢見移至腸粘膜,膽管上皮,皮膚等的表層,形成潰瘍后排出蟲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