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102.3 KB, 下載次數: 2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9-6 15:08 上傳
大家好!這是2019年第9篇「營養快報」
今天的這篇文章是一篇綜述---文章不算最新的(發表于2016年),但是正巧我最近在惡補豬的營養以及采食調控知識,讀之后覺得非常受益。文章作者是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畢業的(Iowa State University)的李青云博士和Dr. John Patience 教授。
文章名為「Factor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feed and energy intake of pigs」,即「影響豬采食和能量攝入的因素」。文章發表在2016年的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動物飼料科技雜志)。
綜述原文可以在Research Gate上免費下載,所以我就不一一復述文章所討論的每個細節了,這里做一個簡單的「10個問答」總結。
1). 采食量在生理上是如何調控的?
回答:通過AMPK(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和m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兩大信號通路調控。
2.jpg (149.55 KB, 下載次數: 23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9-6 15:08 上傳
(Recreated based on Li and Patience ., 2016)
除此之外,腸道末端如果累積太多沒消化的養分→胃腸道釋放多肽→采食量減少。
2). 豬確實是為能而食的嗎?
回答:是的!...但是,對于<20kg的仔豬而言,即使心里想要為能而食,但因為自己腸道容量的限制,也還是不能完全彌補低能量飼料所引起的能量缺失。
除了腸道容量的限制之外,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日糧脂肪或者纖維的含量也會影響動物的采食量。(舉個栗子:高纖維日糧可以通過刺激腸道相關激素,或者通過acetate這類的發酵產物直接作用于下丘腦,從而抑制食欲。)→ 因此,通過增加日糧纖維來降低日糧能量水平往往并不能達到彌補采食量的效果。
3.jpg (212.57 KB, 下載次數: 22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9-6 15:08 上傳
(Recreated based on Li and Patience (2016), citing Beaulieu et al., 2009.)
3). 在考察能量水平和采食量的關系時,應該使用哪種能量體系?
消化能(DE)或者代謝能(ME)體系常常會低估脂肪、高估纖維和蛋白的可利用能量,從而在考察能量水平vs. 采食量關系的時候存在偏差。凈能(NE)體系更為精確。
4.jpg (157.61 KB, 下載次數: 23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9-6 15:08 上傳
(Recreated based on Li and Patience (2016), citing Beaulieu et al., 2009.)
4). 氨基酸如何影響采食量?
限制性氨基酸嚴重缺失,總蛋白或部分必需氨基酸過量,以及氨基酸組成不均衡(比如支鏈氨基酸組成不均衡),都會引起采食量的下降。
色氨酸(Tryptophan,Trp)比較特別...色氨酸會影響血清素和胃饑餓素的分泌(兩者皆為食欲刺激激素),從而增加小豬寶寶的采食量(是不是也可以給娃補點呢?)。但同時,由于色氨酸與大型中性氨基酸(Large neutral amino acid,LNAA)在血腦屏障中共用轉運載體,因此必須平衡好兩者的比例。
5). 飼料顆粒大小?顆粒料?液體飼料?
有關顆粒大小和顆粒料對采食量的影響,不同研究的結果并不一致。對于顆粒料來說,飼料顆粒質量不一致可能是造成研究結果不一致的原因。
相反,液體飼料對采食量的影響就很一致了。不少研究都表明液體飼料能提高斷奶仔豬的采食量。部分原因是,液體飼料能緩解斷奶仔豬從母乳換料到固體料的心理壓力(同理,小朋友從母乳到輔食,也需要時間慢慢適應)。
6). 生病的豬,吃得少嗎?
當然~跟人一樣,生病的豬們會產生免疫應激反應,這是對感染的一種適應性反應。所分泌的炎癥細胞因子將免疫系統的”消息“傳達到內分泌以及中樞神經系統,從而導致采食量的下降。(“還是讓我先全力對抗病毒吧...”)
7). 溫度對采食量的影響?
Hot 🔥--- 當豬的環境溫度相比舒適區(Thermo-neutral zone,TNZ)每升高1°C ,其采食量就會降低大概40g。這和豬們的攝食行為改變有關,比如吃飯時間的改變,飯量大小的改變等等。一般在熱應激初始階段情況會相對更嚴重,隨時時間的推移,厭食反應慢慢會緩解。(就像人在夏天食欲都不太好)。
Cold --- 隨著環境溫度的降低,大量熱量損失,就需要額外產熱,單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AMP/ATP)比就增加,從而激活AMPK通路,通過提高采食量來滿足所需產熱。(每低于下限臨界溫度1°C,生長豬和育肥豬每天分別需要攝取25g和39g額外的飼料)
在這里,和問題2一樣,仔豬對溫度降低所需額外采食的補償能力相對來說比較有限(腸道大小的限制等等...)
5.jpg (135.57 KB, 下載次數: 2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9-6 15:08 上傳
(Recreated based on Li and Patience (2016), citing Patience et al., 2005.)
8). 料槽開口大小,料槽面積...如何達到最佳效果?
增大料槽開口(Feeder gap)可以提高斷奶仔豬和生長育肥豬的采食量(但對于生長育肥豬來說,開口大也會造成飼料浪費大)。如果料槽空間小,每頭豬采食時間就會增加,進而造成采食位不足。
豬小的時候需要較大的料槽開口以保證小豬能獲取足夠的食物,從而達到最佳生長性能。隨著體重的增加 (從25kg到出欄體重),可以逐步縮小飼槽開口來達到最低飼料浪費率和最高飼料效率的完美平衡。
關于采食位個數(Feeder space,每個采食位供幾頭豬),一般而言,增加每個采食位供應的豬的頭數,將會降低采食量。
9). 飼養密度會影響采食量嗎?
如果飼養密度過高,會造成豬的社交應激以及熱應激,從而導致采食量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飼養密度過高而造成的負影響并不能通過增加日糧能量,賴氨酸或者維生素水平來改善。
10). 豬群大小如何影響采食量?
關于豬群大小(group size)對采食量的影響,各研究的結果也并不一致...有研究發現,大群可能是造成采食量降低的一個原因;但也有研究顯示,“在飼養空間足夠的條件下,即使增加群體頭數(最高達到80頭),對生長育肥豬來說也并沒有什么壞處”。
一句話總結
✅ 究竟豬的采食是如何調控的?看來答案是...It's complicated
- End - 英文博客:Xixi | 翻譯&編輯:Liting | 校正:Xixi | 來源:曦曦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