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去年10月中旬以來,豬價一路上揚,截至今年5月初,蘇魯豫皖交界地區的肥豬價達4.50元/斤~4.70元/斤,苗豬價已達4.80元/斤~5.00元/斤。在此高價位上運行半年多的養豬業,當前是喜是憂,農民從中獲利幾何?如何以當前的市場價格來指導農民發展養豬業,應是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應予高度重視的問題。
散養戶驟減養豬格局巨變
據實地調查,目前蘇魯豫皖毗鄰地區的廣大農村,原先一家一戶院前屋后的豬圈已近10舍9空,空置的豬圈多已雜草叢生或被用來堆放柴火。有的村莊盡管圈舍不是10舍9空,但散養豬的數量已明顯減少。據粗略統計,原先那種千家萬戶式的散養豬已減少了30%~50%不等,少數村莊已減少了80%。
實地調查中發現,在少數村莊的莊頭或離莊子不遠的地方,新建成成排的豬圈,顯然是新上了一批規模化養豬大戶。調查中還發現,較大的村莊,規模養豬戶比例從原先的15%~20%上升至目前的30%~40%,但就一個地區的養豬總量來說,飼養量下降了40%~60%不等。
在我國廣大農村,養豬是農民種田之外賴以增收的主要產業。那么,在生豬價位如此高的情況下,農民為什么不愿意養豬?
料價豬價同升養豬獲利不大
據調查,今春以來,以玉米、豆粕、麩皮為主的飼料原料價格自,幾乎與豬價同步上揚。到目前為止,上述地區的市場價,玉米為0.81元/斤~0.83元/斤,豆粕為1.20元/斤~1.25元/斤,麩皮為0.55元/斤,國產魚粉為3.70元/斤~3.80元/斤,規模廠家的20%豬濃縮料價格為1.40元/斤~1.50元/斤。當地多數養豬大戶自配全價料,育肥豬料測算,每市斤成本價在1.10元~1.13元。在此價位下,豬糧比價在4.3~4.5∶1,遠低于5.5∶1的盈虧臨界點。
上述地區農民散養育肥豬,多以糧食加工的下腳料或草糠、藤蔓糠之類搭配在全價料其中,或以自配的不全價料飼喂,而農民養豬的保本價在不計算人工和水電設備在內為3.30元/斤~3.50元/斤。因此,該地區農民無論如何精打細算,每斤出欄育肥豬的利潤也不會超過0.50元,而規模豬場的利潤每斤可能只有0.30元。
養豬缺乏積極性由眾多因素導致
按理說,當前的豬價已進入高價位,農民應該抓緊補欄和上規模養豬項目,但近來調查結果顯示,農民養豬積極性并不高,分析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苗豬價格偏高,上述地區以稻麥為主,而稻麥的價格幾乎與去年同期持平,因此,農民補欄在經濟上確有困難。二是去年夏秋季節豬的高熱病在這一地區反復肆虐了近半年,許多農戶去年養豬遭到毀滅性打擊,他們目前還未從豬高熱病的傷痛中解脫出來,提起養豬就心有余悸。三是從實地調查中了解到,幾乎所有的地區,自90年代中期以來,地方政府對農民養豬已不再有任何扶持和補助。四是目前農村中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打工去了,剩下的留守族大多為老人和兒童,沒有能力養豬。而且多數農民認為,養一年豬還不如外出打一個月的工實惠。五是新一代農民大多不愿意養豬。農村中條件好些的人家大多蓋起了漂亮的樓房,而養豬的活兒又臟又累還不掙錢,農村中的新一代農民多數不愿干這個。
對策與建議
如何應對農村養豬格局的巨變,調動農民的養豬積極性?一是國家和各級政府部門,應盡快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和扶持措施,盡快幫助農民上養豬項目。二是國家應動用調控手段,盡快平抑玉米、豆粕等主要原料上漲的勢頭,調整當前正常的豬糧比例。三是發動各級政府農牧職能部門,做好農民思想工作和宣傳發動工作,通過普及科學養豬知識和防治豬高熱病的科學知識,尤其是盡快完成和完善獸醫體制改革,提高基層獸醫隊伍對重大動物疫病防治水平,使農民解除對高熱病的畏懼心理,敢于上養豬項目。四是幫助農民解決上規模和引種補欄方面的困難,如資金困難、建豬舍的場地困難等。業務部門可配合鄉鎮政府多建生豬養殖小區,使更多的養豬戶跨入規模養殖的門坎。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