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國的養豬情況及模式變化
1.生豬發展的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養豬業發生了具大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自1978年以后我國養豬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存欄量、出欄量、豬肉的產量、豬肉占肉類的總產量及人均占有量均發生了變化,且我國生豬由分散的傳統的向規模化不斷發展,大大縮小了與世界的差距。所以我國在保持生豬數量的前提下應該提高質量,所以養豬業在中國是長青樹、是個主導產業。
2.我國養豬業由傳統分散逐漸向集約化發展
在1999年,全國養豬年出欄50頭以上的只有81.2萬個養豬場,占總數的21.9%,而80%是散戶養殖,而到2002年增加到103.5萬個,占總數的27.4%,到2003年我國的種豬場已有3495個,所以規模豬場在不斷的增加,從小規模在不斷的向大規模發展,現如今有31.92%的豬是從規模化豬場出來的。
3.我國的養豬場的分布情況 現在我國的養豬業主要集中在長江流域(四川、湖南、湖北、江蘇、江西、安徽、廣西、廣東)占總數的43.8%,中原地區(河北、山東、河南)占總數的21.6%和東三省,如今東三省被稱為養豬優勢新區,增長幅度非常快,因為當地的糧食產量最大。據分析我國的珠江、閩江、長江三角洲主要是工業區,對養豬業很不利,所在養豬業將不斷地向中原、東北、和西部的一些糧食產業區轉移。
二、對獸藥經銷商的影響
現如今我國的養豬業由分散型向集約化發展就對獸藥經營提供了更高的要求。過去比較活但是現在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疾病復雜,在20年以前像一些急性病、傳染病打疫苗就可以解決,而如今病的數量太多、復雜,而且免疫性的疾病不斷的增加,所以現在的觀念也要不斷的改變,獸醫人員也要由“治療獸醫”向“防疫獸醫”、“保健獸醫” 轉變。隨形勢的變化服務更加的重要,獸藥經營者要由分散的獸藥專營向集中的服務轉變。要不斷的向集團靠攏,這就要求經營者要走出去,以服務來做經銷,提高自身的素質、基本知識,了解病況,向保健來不斷轉化。在服務中贏得效益。在防御過程中要間斷的給藥、注意消毒。所以經營者要把飼養管理、環境控制交給飼養者。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