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規模化養殖生產中,人們普遍使用抗生素、激素、促長素、驅蟲劑、調味劑、防腐劑等化學合成藥品 以預防治療疾病,促進動物生長。但這些物質的長期使用、添加造成畜產品中如肉、蛋、奶中的藥物殘留,進而危害人們的健康。另外隨著瘦肉精、二惡英、呋喃唑酮、氯霉素事件的發生,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禽畜
飼料中使用抗菌素、化學合成添加劑可引起人類正常組織細胞的畸變、突變,甚至導致癌變,危害人類健康,因此,一些發達國家紛紛用立法形式禁止或限制在飼料中添加這些藥品。而中草藥是兼有營養和藥用雙重功效,具備殺菌和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營養物質消化吸收的無殘留、無耐藥性的天然藥物[1]。中草藥添加劑是指以我國對天然中草藥物性(陰、陽、寒、涼、溫、熱)、物味(酸、苦、甘、辛、咸)的傳統理論為主導,并以動物飼養和飼料生產等學科理論和技術為依托,而研制成的單一和復合型的中草藥添加劑和混合飼料添加劑,由于其綠色、環保、毒副作用低而越來越受養殖者的關注。
1.我國中草藥添加劑研究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