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藝因素對飼料質量的影響
盡管飼料配方設計和原料的品質對飼料產品的品質起決定性的作用,但并不是講,有了優良的配方和合格的原料就能生產出優質的飼料產品。眾多的研究表明,飼料的加工工藝(飼料的粉碎,配料,混合,成形等)對飼料產品的質量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一、粉碎工藝
1、粒度與混合均勻度。粉碎后的物料表面積增大,有利于粉體混合均勻,隨著單位體積內粒子數的增加,混合物的變異系數減少。
有研究發現,玉米經過1.7mm篩粉碎后,只須混合1.5分鐘即可使變異系數小于10%,而粗粉碎(6.4mm)的玉米混合三分鐘變異系數大于10%而小于20%。無論使用臥式或立式混合機,混合效果均不理想。
2、粒度與顆粒質量。粒度是影響顆粒質量的重要因素。一般認為,壓粒用的物料以粗細比例適當為好。過多的粗物料影響顆粒的成形,因為細物料可增加粉體間的潤滑及熱和滲透力,其粘結性有利于顆粒變硬。在飼料廠,制小顆粒料,一般要求所用物料能全部通過8目篩,25目篩上物小于25%。
3、粉碎對活性成分的影響。分析表明,粉碎對活性成分幾乎沒有什么影響,如維生素A的穩定性。
4、粉碎與淀粉的糊化。物料經過粉碎對淀粉的糊化作用有一定的改善,并通過粉碎深度的加大,其淀粉的糊化率加大,通常可提高50%左右,有利于動物的消化吸收。
5、粒度與自動分級。過大或過小的顆粒都會導致飼料在輸送過程中離析現象,影響飼料的均勻性。
6、粉碎與營養的吸收。谷物經粉碎,有利于畜禽的消化和吸收。同等營養水平的飼料經過適宜的粉碎,有利于提高飼料報酬,粉料飼料因其微粒(粉塵)過多,有可能引起畜禽的呼吸道疾病。
二、配料與混合工藝
配料精度和混合均勻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飼料的營養成分及其分布的均勻性,關系到飼料的質量和使用效果。
配料精度確立配方的準確性,混合是飼料組分均勻、產品質量穩定的保證,它們都顯著地影響著畜禽的生長發育。每種混合機都有自己的最佳混合時間,時間不夠,物料未混合均勻,過長,混合物會自動分級。
三、成 形
1,調質。飼料可以通過加熱調質的方法消毒,但加熱調質會對熱敏性物質的不利影響(如維生素等)隨著加熱時間和加熱程度的加劇而加劇,添加蒸汽和水分對粉料進行調質,有利于淀粉的糊化,飽和蒸汽更有利于顆粒質量的提高,減少粉化率。
2、成形飼料的成形通常有制粒,膨化,壓片等加工工藝。
成形與飼料營養
(1)提高能值。飼料通過蒸汽處理與機械作用,破壞谷粒的糊粉層細胞的細胞壁,使細胞中的有效養分釋放出來,被動物吸收。
(2)提高淀粉糊化率。成形工藝中濕、熱的機械作用將導致淀粉的糊化,其中,膨化對淀粉的糊化作用強度高達96.3%。
(3)降低纖維含量。在制粒過程中,部分纖維會發生裂解。有研究表明飼料經制粒后其飼料中的粗纖維含量由平均的2.27%下降到1.92%,膨化還可使部分纖維糖化,提高消化率。
(4)提高蛋白質的消化率。特別是膨化加工可以打斷蛋白鏈,使長鏈變短,經試驗,粗大豆蛋白粉的消化率為66.6%。膨化后可達73.2%。
(5)對微量組分的影響。成形過程中的高溫,高壓和機械作用,對有些活性成分(如維生素A,一些酶制劑等)有較大的破壞作用,但對飼料中的有毒因子或抑制生長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有破壞作用,起到解毒的作用。
綜上所述,飼料的質量不僅在于配方的優良,原料的品質,而且還要受飼料加工工藝的制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