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牛山太“牛”了
羅牛山是海南一家以畜禽養殖為主的綜合性集團企業,主要生產銷售生豬、雞、鮮雞蛋、無公害蔬菜等農副產品,并投資于教育產業和房地產行業。羅牛山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是我國首家菜籃子股份制企業,也是海南是最大的農牧企業。羅牛山的豬肉占海口市場的55%、雞蛋占63%,淘汰雞則霸占半壁江山。2002年2月,羅牛山斥資近2000萬元,在海口啟動品牌豬肉連鎖店,還計劃在未來3年內在全市將放心食品連鎖店或專柜開設到100多家。
羅牛山的確是一家很優秀的企業,在業內確實蠻牛的,但它似乎“牛”過分了,以致許多初接觸它的人誤以為它養的不是豬,而是牛。這種誤解是由羅牛山的名字和商標圖案引起的。
盡管“羅牛山”讀起來給人的感覺是代表一座山的意思,但在三字中對人的知覺影響最大的是“牛”字,而不是“羅”和“山”。因此,這個名字讓人不由自主地產生與牛有關的聯想。如果,再看看羅牛山的商標圖案,那么必定會加深對牛的聯想。
羅牛山的商標圖案是一頭奮力向前沖的西班牙斗牛,牛的下面標注“HKAIT”這五個讓人不知所云的英文字母,圖案的背景是紅色的長方形(這也許是從紅牛的商標中得到啟發)。如果單純從圖標上看,這無疑是一個好的圖標。西班牙斗牛象征勇往直前、不屈不撓、屢敗屢戰的精神,紅色代表積極向上,給人自信、滿腔熱情的感覺。但是,如果結合羅牛山現在的經營范圍和將來的發展方向看,這是個糟糕圖標。
羅牛山的品牌命名與商標圖案設計都存在嚴重的問題。它們違背品牌命名的原則。《凱洛格品牌論》中有8條品牌命名的原則:第一, 名稱必須是特有的和令人難以忘記的;第二, 品牌名稱的內涵一定要足夠寬;第三, 必須非常小心地描述品牌名稱;第四,帶有指引性的品牌名稱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第五,必須要謹慎對待品牌中的時尚問題;第六,必須能夠經受得起時間的考驗;第七,品牌及品牌的名稱必須能夠表達自己的個性;第八,品牌名稱越短越好。
豬是羅牛山的主業。它靠養種豬起家,后來擴大到養商品豬,現在涉及屠宰加工及豬肉零售,欲打造一條從養殖場到餐桌的肉類產業鏈。在許多人的概念中,“羅牛山”是一家很優秀的種豬繁殖企業;“羅牛山”代表最好的種豬;“羅牛山”代表安全優質的豬肉。雖然,它現在開始向養雞業發展,它卻與牛沒有一丁點的聯系,既沒有養肉牛,也沒有養奶牛。至少目前是這樣。但是,羅牛山的品牌名稱和商標圖案,很容易讓人誤以為它是提供牛肉或牛奶的企業。這十分不利于在新市場開展品牌傳播,也不利于在老市場強化品牌“優良種豬”和“優質豬肉”的概念。
一家以與某種動物有關聯的企業,如果以動物作為品牌名稱或商標圖案,那只能用與它關聯最密切的那種動物。否則,就不要用動物作為品牌名或商標圖案。因為,用其他非關聯動物作名稱或圖標,很容易誤導消費者的知覺,造成識別混亂,從而弱化品牌概念與關聯動物之間的聯系。即使非關聯動動物非常有象征意義,能代表品牌的精神,也造成這樣的影響。
因此,如果羅牛山不打算把主業由“豬”轉為“牛”的話,那么它就應該弱化“牛”的形象,強化“優良種豬”或“優質豬肉”的概念。只有這樣,才更有利打造一個生豬或豬肉的強勢品牌。
[ 本帖最后由 甲忠生 于 2008-2-29 12:27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