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地媒體有報道指出,過去一年,由於國際市場大豆價格暴漲,內地食用油漲價和飼料成本提升引發肉價上漲,而肉價上漲的成本最終轉嫁到老百姓身上。中國老百姓正在為跨國壟斷資本利益埋單,窮人多付出的每一分錢,都變成了跨國糧食企業和國際投機資本口袋的利潤。
事實上,世界大豆供求是基本平衡的,價格暴漲完全是國際投機者炒作所致。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價格暴漲,不僅能從中國賺得巨額利潤,而且還能沖擊中國內地物價平衡,制造宏觀經濟難題,最終影響中國的社會穩定。
本來,中國是最古老的大豆原產地國家之一,一九九五年前,中國還是大豆凈出口國。到了二○○六年,中國大豆進口量近三千萬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
這一切竟然是別人精心設計的騙局。在中國大豆市場開放后,內地出現了很多以科學研究為名的報告,這些報告竭力貶低中國大豆,說中國大豆質量低劣,甚至有人說「中國大豆一半都是沙子」。它們共同的結論,就是中國不需要自己種植大豆,只需要進口即可。這種觀點最終影響了決策層,放棄了對內地大豆種植的支持與保護。
這些言論其實都是國際利益集團收買漢奸買辦故意散布的。在中國全面放棄大豆種植以后,慘痛訓就迎頭砸來。二○○四年,中國大豆企業赴美國采購,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操縱市場交易,導致大豆期貨價格劇烈攀升,而中國企業「滿載而歸」不到一個月,大豆價格就大跌百分之五十,中國本土大豆企業由此虧損慘重。
閉門造車后果嚴重
隨后,跨國巨頭便對中國大豆企業展開大規模購并,最終控制了中國百分之四十的大豆壓榨能力。這種局面可能產生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因為大豆產業與畜牧業、養殖業及其他農產品價格關聯密切,一旦失控,將對中國物價、匯率等宏觀經濟層面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
中國大豆業在全面開放的幌子下,在一些學說理論的迷惑下,最終全面潰敗,教訓可謂慘痛,而這還不是唯一的失敗和教訓。比如,有人鼓吹中國不需要過多考慮糧食安全,這其實是一種毋須辯駁的淺薄言論。對於有十三億人口的中國來說,一旦糧食安全出現問題,后果將難以承受。世界大國無不重視糧食安全,中國難道是個例外?現在糧食價格上漲,就已對中國形成巨大的挑戰,而糧價上漲的受益者只有國際投機者和最大糧食出口國美國。又比如,有人鼓吹中國金融需要全面開放,不需要擔心外國金融機構控盤中國,而事實上,當中國金融機構想進軍美國的時候,才發現它們并不像自己宣揚的那樣開放。
多年來,中國政府大力倡導解放思想,各種主張和言論如潮涌般出現,這對於現代國家來說,實屬正常現象,言論自由也是現代社會的重要標志,任何人都有法律保護下的言論自由。對於政府決策來說,也須聽取多方意見,避免閉門造車。但重要的是,政府決策要獨立,要避免受一些別有用心或者是無知言論的影響。別有用心的言論是利益集團收買的言論,無知的言論是脫離中國國情的言論,二者都會導致難以收拾的殘局。在這兩個方面,中國都有過深刻的訓,今后能避免嗎?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