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養豬者合作社取得的初步成效
從今年4月26日到5月10日,僅半個月的時間,就在我市建成了24個養豬者專業合作社,其中廣武鎮8個、高村鄉4個、王村鎮3個、高陽鎮2個、城關鄉1個、金寨鄉1個、北邙鄉1個、豫龍鎮1個、喬樓鎮1個、廟子1個、京城與索河辦共建1個。養豬專業合作社共吸取納社員778個,存欄生豬51023頭。養豬專業合作社建成后,經過二個多月的運作,已初見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了農民組織化程度,擴大了農戶家庭的生產規模。建立合作社以后,通過龍頭企業提供技術、生產資料、銷售等服務形成了“龍頭企業+養豬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新型生產經營模式,創新了農村經營體制,使農村家庭經營迸發出了新的活力。合作社把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農戶的勞動力、資金、土地等生產力要素得到合理整合,社員發展信心倍增,家庭經營規模得到迅速擴大。如廣武鎮衡心養豬合作社新增養豬戶47個,占社員羞數的555;擴大規模的社員有20個,占社員總數的24.1%,該社社員張心支入社前在家養豬,一直想擴大規模,但又沒有信心,遲遲不敢行動,入社后由于飼料采購、豬病防治、生豬銷售等方面有了可靠的保證,就投資6萬元在自家責任田上建起了一個25頭母豬生產規模的豬場,年出欄商品豬達400頭以上;社員張福增由存養20頭母豬擴大到40頭母豬,規模翻了一番;社員祝老五由飼養200頭豬,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飼養規模增到300頭。廣武鎮三官養豬合作社的社員李培義,養殖規模由200頭,也增加到350頭。
2、實行了專門化生產、規范化管理,推動了無公害生產基地建設。建立合作社以后,龍頭企業與合作社簽訂了生產合同、合作社根據合作條款要求社員按照產品的技術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程組織生產,農業標準化生產很快得到實現,將建成真正的無公害或綠色商品豬生產者基地。在此基礎上,合作社就能夠進行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注冊商標、培育品牌、開拓市場。如廣衡心養豬合作社把規范化管理、標準化生產做為合作社第一屆理事全重點工作,計劃2005年合作社養豬小區通過省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2006年實現無公害產品認證。龍頭企業益民公司邀請專家對所帶動的11個合作社進行無孔不入公害生產技術的培訓,提高合作社實施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滎陽市畜牧中心也以此為契機,免費為合作社社員發放了《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管理手冊》,從種豬引進、生產投入品購進與使用,防疫消毒、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到商品豬出欄,各個環節都給以規范,為合作社社員實施規范化管理、標準化生產奠定了基礎。
3、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共同努力,構筑了新的技術推廣平臺。成立合作社以后,農民獲得生產新技術的機會大大增多,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龍頭企業為了建立優質原料生產基地,提高企業競爭力,積極利用自身科研機構或者委托實力雄厚的科研院所為農民提供最新生產品種、生產技術等,如龍頭企業益民公司與合作社簽訂合同,提供益民飼料每袋便宜5元,年底按采購數量再返合作社每袋3元,收購合作社社員商品豬隨行就市,并高于本地0.1元/公斤支付現款,在行情較差的年份,承諾
每頭生豬有50元以上的利潤。二是合作社為科研院所提供了推廣先進技術及產品的平臺,改變了過去面對千家萬戶,缺乏有效組織手段的局面。合作社為技術推廣平臺極大地降低了技術推廣成本。農民加入合作社以后,由過去走出門求技術,變為現在在家挑技術,獲取技術的成本也在幅降低。
4、增加了龍頭企業帶農戶的數量,提高了農業產業化水平。建成合作社以后,形成了“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龍頭企業的服務通過合作社組織與實施,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壓力,可以放手開拓市場,為農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如鄭州市衡心養殖有限公司是一家養種豬的龍頭企業,過去僅帶動周邊26家農戶養豬,成立合作社以后,通過為社員提供統一供給飼料、統一技術服務、統一供種、統一銷售等服務,并為貧困戶養豬提供優惠幫扶措施等,帶動農戶迅速增到83戶,在不足一個月的時間里,增長3.1倍。
5、通過合作社組織生產與銷售,增加了農民收入。合作社把千家萬戶農民有效組織起來,帶動了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經營,為增加農民收入提供了條件。一是合作社統一采購飼料,能夠享受批發價,出廠價等優惠價格,降低了社員的生產成本。如喬樓鎮養豬合作社成立后,經社員大會討論決定,統一購買中英合資紐特奇公司的飼料,飼料公司與合作社簽訂協議,社員憑證購料,每噸優惠150元。廣武三官養豬者合作社統一購買消毒藥,每瓶價格從過去的16元下降到8元。二是合作社通過產品統一銷售,可以與買方討價還價,提高產品價格。如衡心養豬合作社6月10日組織外銷200頭仔豬,每頭仔豬多賺了20元。三是成立合作社以后,廣大社員都能享受到龍頭企業提供的產前、產中、產后系列服務,社員實現零銷售成本。如廣武鎮廣武村養豬合作社,統一對外銷售生豬,解決了社員的后顧之憂,在生豬集中出欄,數量較多時,龍頭企業上門收購,保證不低于市場價,出欄較少時,由理事長與經紀人聯系,要求其上門收購,價格不得低于集中由購價格,否則經紀人以后不準到合作社收購生豬。這一措施實施后,小戶出售生豬的價格每公斤提高了0.2元。
6、合作社的建立有利于創建和諧社會,促進農村穩定。合作社建立以后,群眾紛紛反映現在村里的風氣比過去好了,社員有了明確的生活目標,打牌賭博的少了,學習技術的多了;無事生非的少了,鄰里關系密切了,大家聚在一起干事創業的氛圍濃厚了。如廣武衡心養豬者合作社的社員張建,是個盲人,入社前家里窮,只有一間房,兒子、女兒大了外出不知去向。夫妻倆養豬沒技術,養豬成活率低,喂了1頭母豬,入社后母豬擴大到5頭。有一天豬半夜下仔發燒,也沒奶水,當即合作社派人為母豬輸水,保住了一窩豬仔,減少了2000多元的損失,夫妻倆合計著擴大規模,本社社員梁金舟等三名社員得知此信,組成幫扶組,冒著酷暑,義務為張建家建豬舍,張建講,豬舍弄成后,合作社理事長蘇新民賒給他家10頭母豬,他家母豬可達15頭,年出欄商品豬300頭以上,年收入6萬元應該沒問題。
二、合作社成立的過程
我市養豬者合作社的建立共分五個階段:第一、輔導員向廣大養豬戶講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性質,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意義、農民專業合作社章程、農民入社的好處等內容,使養豬戶搞清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概念,認識到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按照自愿入社的原則,由農民自己填寫入社申請書,填寫申請書后即成為合作社的社員;第三,召開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大會,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章程規定,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會、監事會,并
選舉出一名理事長和一名監事長。理事會、監事會成員選舉出來以后,由他們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推選一名會計和一名出納,會計和出納可以由理事會、監事會成員兼任,也可在其他社員中產生;第四,按照農業專業合作社章程規定,由社員大會確定會費和股金的數額;第五,確定辦公場所,配備基本辦公設施,達到一間房子、一張桌子、一部電話或手機;第六,驗收、掛牌。6月21日,鄭州市農業局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驗收標準對我市養豬者合作社進行了驗收。我市24個養豬者合作社全部符合驗收標準,考核組分別為其發放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牌子并舉行了掛牌儀式。
三、合作社的運作
1、培訓理事會、監事會成員,促進養豬者專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我市養豬專業合作社建立起來以后,滎陽市畜牧中心組織召開了由合作社理事會、監事會成員參加的培訓會議,由鄭州市輔導員對他們進行業務培訓,重點講授專業合作社的基本知識,管理方法、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專業生產協會及行業協會的關系、有關法律法規等,通過培訓,使理事會、監事會成員進一步提高了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認識,學習掌握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管理方法,使農民專業合作社步入規范化運轉軌道。
2、合作社的學習制度、工作制度、財會制度、理事會職責、監事會職責、社員大會職責、理事長職責都已裝框上墻。
3、合作社實行民主管理,重大事項由社員提議,理事會研究,社員大會通過決定,如我市衡心、三官等合作社在民主決策上做得很好。
4、建立定點聯系制度,保障養豬專業合作社長期穩定發展。為保證農民專業合作社長期穩定發展,真正做到為社員提供良好服務,市畜牧中心制訂了專業合作社定點聯系制度,由業務骨干組成聯系小組,聯系定點合作社。聯系小組自合作社成立以來,時刻掌握合作社的發展動態,經常入社進行信息指導,技術服務,規范其民主決策及會議記錄,使合作社始終按照章程運作。由于市畜牧中心廣大干群和合作社的共同努力,我市養豬合作社運作相對規范,在鄭州市農業局舉辦的10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參加的經驗交流會上,13家運作規范的合作社在大會上發言,我市發言的有7家,占53%。7月中旬,我市10家運作規范的養豬合作社在市畜牧中心的幫助下,向農業部上報了“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扶持項目”。
四、合作社存在的問題
1、農民專業合作社注冊目前尚無法定依據,按“合伙企業”注冊,屬無限責任公司,不利于合作社的發展;
2、養殖用電存在按工副業用電標準收取的現象,合作社員希望政府盡快協調按農業生產用電標準收費;
3、合作社社員大部分在庭院內養豬,規模小,基礎設施差,養殖污染嚴重,我市開展的小型沼氣項目雖然也解決了一些合作社社員的養殖污染問題,但不能解決合作社規模飼養的社員的養殖污染問題;
4、養殖用地問題,在個別鄉鎮仍沒有徹底解決;
5、融資難仍是合作社社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五、建議
1、出臺促進農業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優惠政策,進一步規范我市合作社社員用地、用電、用水收費標準和政策;協調社員融資渠道,簡化融資手續。
2、建議政府扶持合作社建立公共設施。如:人工授精設備、裝豬臺、大型地磅、飼料加工設備等。
3、建議合作社養殖小區認定與無公害產地認定相結合,加快我市無公害產地認定及產品認證的步伐。
4、建議幫助解決合作社養殖糞便污水無害化處理問題,發展“養殖—沼氣—種植”模式的生態農業。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