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乳酸菌飼料添加劑,是世界上公認且普遍采用的非常理想的抗生素綠色生物替代品,在畜牧業發達國家已有20多年的使用經驗。
乳酸菌是動物體內的主要益生菌,添加天然乳酸菌飼料添加劑主要為維持和調整畜禽消化道內以乳酸菌群為優勢菌群的菌群平衡,消除畜禽應激狀態。保護胃腸黏膜,抑制有害菌的異常增殖及致病菌的入侵和定植,預防和治療腹泄、下痢等消化道疾病。減少或消除體內毒素的產生。對于微生物區系尚未建立的幼畜、雛禽,補充乳酸菌的作用尤其顯著。產生非特異性免疫調節因子,提高畜禽免疫抗病能力,降低疾病感染率和死亡率。有效替代抗生素和化學藥物。補充了有機營養成分;產生的消化酶增強了消化吸收能力,大幅度提高了畜禽的生長速度、奶肉蛋產量和飼料轉化利用率,從而提高畜禽的生產能力,增加了養殖業的效益。降低了糞便中臭味,凈化了飼養場的環境。
乳酸菌飼料在養禽中的作用
家禽的嗉囊是維持腸道菌群平衡的乳酸菌的來源,家禽飼用適量乳酸菌,可避免集約化養殖過程中的應激反應,如飼養密度過大、免疫、過冷、過熱、驚嚇、換料、噪音以及圈舍的衛生狀況等引起的禽消化道菌群失調癥的發生,維持禽消化道菌群的正常平衡;提高雛禽成活率,降低雛禽腹瀉等腸道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同時使雛禽絨羽換長較快,新羽光順,緊貼體表,發育整齊;提高蛋禽產蛋率,降低異常蛋數和破損率;提高肉禽日增重;改善飼料利用率、提高飼料報酬;降低禽舍氨濃度,凈化禽舍環境,改善禽群健康狀況;降低禽蛋、禽肉中膽固醇含量,避免因大量使用化學藥物、抗生素藥物造成的藥物殘留和污染,提高禽產品品質。乳酸菌在養禽中的應用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乳酸菌飼料在養豬中的作用
已有許多數據證明:品質好的乳酸菌飼料可給予剛斷奶的仔豬以特殊的益處。乳酸菌飼料對斷奶仔豬可能的益處如下:
提高飼料采食量;發酵良好的液體飼料可維持腸上皮細胞的生長;提供酸性食品;這有助于控制飼料和豬腸道中的致病菌,同時乳酸飼料還可促進胰液的分泌,所以提高了幼豬的蛋白質消化力。
補充乳酸菌;飼料中大量活乳酸菌的存在對原本含量較低的有益腸道微生物菌系具有改善的作用。
另一個重要方面是乳酸菌飼料影響母豬的初乳質量。飼喂乳酸菌飼料的母豬的初乳與飼喂干飼料母豬的初乳相比,具有更強的促腸上皮細胞和血漿淋巴細胞有絲分裂活性。這樣具有較高促有絲分裂活性的初乳通過維護腸黏膜的完整性而具有加速新生豬腸胃道發育,加強了幼豬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乳酸菌飼料可減少腸道病原體的出現率
在動物飼喂中人們非常擔憂人畜共患病的發生率,特別是沙門氏菌通過食物鏈的傳播。在歐洲,通過嚴格質量控制和利用高溫處理殺滅飼料原材料中的殘留沙門氏菌。盡管這樣,有明顯跡象表明:這種方法仍不能成功地減少養殖場中豬沙門氏菌的感染率。Wong等人[United
States Animal
Health Association 1999]在丹麥、德國、希臘、瑞典和荷蘭豬群中觀察引入和傳播沙門氏菌的畜群-水平風險因素。他們發現在畜群中沙門氏菌的發生率是8.2%(喂飼顆粒干飼料)、4.2%(喂飼非顆粒干飼料)和僅1%(喂飼非顆粒和濕飼料)。在荷蘭320個農場的調查發現:使用液體飼喂的農場比飼喂干混合物飼料的農場次臨床沙門氏菌感染的發生率要低10倍。在經過發酵的液體飼料中,含有大量的乳酸,高濃度的乳酸抑制了飼料中沙門氏菌的繁殖。由此,在食物鏈的起始端就幾乎消除了致病沙門氏菌。
飼料工業為了減少干飼料中腸道病原體(致病沙門氏菌、致瀉大腸桿菌)的出現率,做了艱苦的努力。可是,無論這個方法如何有效,飼料在離開磨粉機到豬進食之間仍然保留有再次污染的可能性。適當發酵的液體飼料的優點是飼料中的酸含量可明顯減少再次污染的風險。人們發現用植物乳桿菌發酵的豬飼料在接種之后的開始兩小時對沙門氏菌有細菌抑制作用,此后具有殺菌作用。接種之后6小時在乳酸菌飼料中不能找到傷寒沙門氏菌。相反地,對于非發酵的液體飼料,飼料中存活的傷寒沙門氏菌在貯存的最初10小時期間內持續地增殖。這表明正是發酵飼料中的高濃度乳酸是起到殺菌作用的關鍵原因所在。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