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配方是進行配合飼料的基礎,飼料配方本身如有問題會直接影響畜牧業生產,有時會給養殖業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飼料配方設計存在的問題有:
應用的飼養標準不靈活
在設計飼料配方時,設計者都要參照一部飼養標準來設計。飼養標準推薦的需要量是動物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健康的動物對各種養分的最低要求,如果在配方設計時,把飼養標準看成是一成不變的,沒有根據飼養實際動物的生長環境條件的變化及飼料在生產、貯存過程中的營養物質損失,特別是維生素的損失等情況作適當的調整,結果使動物不能滿足其營養需要,很難充分發揮其生產性能。
配方設計不合理
設計的飼料配方中營養物質缺乏或營養物質不平衡,致使不能滿足動物的生產需要,造成生產效率低;持續時間長,還可能導致動物某些營養物質缺乏,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
⑴能量蛋白比例不適宜:飼料中能量與蛋白的比例關系一般用能量蛋白比表示。在飼料配方設計時,首先應滿足的是能量需要,而且要求能量和蛋白質的比例適宜。動物%26#8220;為能而食%26#8221;,當能量滿足時,動物就會停止采食。如果能量蛋白比過高時,會造成蛋白質的攝入量不足,而能量蛋白比過低時,則蛋白質的攝入量會超過自身的需要,造成蛋白質的浪費。
⑵鈣磷比例不平衡:為了降低飼料成本而大量使用廉價的石粉或含鈣的物質作載體和稀釋劑,導致鈣磷比不平衡,影響了鈣磷和其他礦物質的吸收。
⑶必須氨基酸不平衡:配方只注意了蛋白質的量,而忽視了必須氨基酸的供給,如豬飼料中缺乏賴氨酸;雞飼料中缺乏氮氨酸,這些氨基酸的缺乏限制了動物對飼料中其他氨基酸的利用,使飼料中的蛋白質利用率降低。
原料選用不合理
原料選擇不當,往往給畜牧業生產帶來一系列隱患性災難,片面追求飼料成本降低的結果,可造成養殖總成本的大幅上升,甚至是毀滅性疫病的爆發。
⑴蛋白質源選用不合理:過多地使用棉籽粕和菜籽粕,結果造成動物消化不良或中毒等癥狀。
⑵選用的飼料體積過大:如過多地使用麥麩類飼料,使飼料的能量濃度降低,造成消化道的負擔過重。在豬、雞的飼料配方中粗纖維的含量過高,影響了豬、雞對其他營養物質的消化。
⑶飼料的適口性差:有的飼料營養價值雖高,但適口性差,如血粉和菜籽粕,如飼料配方設計時不加以考慮則直接影響飼料的適口性和采食量。
⑷飼料種類單一:飼料單一可造成營養不全面,多種飼料的營養成分有互補作用,從而可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并使整個日糧的營養價值提高。如飼料單一會降低動物的適口性和采食量。
飼料配方成本高
配合飼料的設計必須具有合理的經濟效益,一般要求飼料成本不超過動物生產總成本的70%為宜。如飼料成本過高,則獲得利潤將會降低,同樣是不可取的。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