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蛋白低能量
只求滿足粗蛋白的要求,而忽視能量水平,更不能顧及消化率,其中利薄的蛋雞飼料最為突出。粗蛋白16.5%的飼料,能量可以降低至10500千焦/千克或更低,約低于飼養標準l0%或更多。而客戶也只是問產品的粗蛋白質含量多少,有無魚粉,從未問詢能量多少或蛋白質能量比是多少。結果是雞為滿足能量需要而將形成雞蛋的粗蛋白轉化為能量,于是產蛋量受到影響,蛋重也下降,采食量卻上升。蛋白能量比是關鍵。配方的能量低于標準要求,配方中的粗蛋白也要隨之下降,而蛋白能量比不變。蛋白能量比在標準中有規定,不宜擅動,肉雞和豬料同樣也要關心蛋白能量比。
2忽視配合飼料原料的消化率
忽視配合飼料原料的消化率,是用大豆粕以外的雜粕時常遇到的問題。由于不計較其所含有毒有害物質,使產品達不到預期的生產效果。盡管已有無毒素的棉籽和雙低的菜籽,但配方所用的是何種產品就難說了。因此對棉粕、菜籽粕的一般用量不宜超過5%,褐殼產蛋雞菜粕不宜超過3%,否則雞蛋將有魚腥味,有的食客誤以為是料中魚粉高了。當然無毒品種的用量就不在此限了(產蛋雞仍要限量)。為了降低成本,配方中加入無營養價值的沸石粉、麥飯石和稻殼粉就更使能量降低了。雜粕最好用于反芻動物的牛羊,以節省大豆粕去喂豬和雞。
3濫用飼料添加劑
誤以為加的種類越多效果越好,而忽視了主料的重要作用。具體地說能量、蛋白質必須作為主料而首先滿足其要求,而且要盡早放棄藥物促生長和保健的觀點。藥物殘留使我國生產的動物食品難于出口,中國人也深受其害。維生素和飼料級氨基酸,國際飼料分類早就明文規定其不是添加劑。所謂的營養性添加劑是無中生有的東西。有的作者著書說油脂、血粉、羽毛粉也是添加劑,更是一個概念性的錯誤。
4產蛋雞的階段劃分與生理不合
我國現行產蛋雞的飼料階段是按產蛋率小于65%、65%~80%、大于80%劃分的,國際通行的方法是按周齡劃分。一般是產蛋5~24周、24~40周、40周淘汰的三段制,或是產蛋5~40周、40周淘汰的兩段制,也有的劃分為4~5段。第一段蛋能比最高,以滿足新產蛋雞的增重,增加維持需要、增加產蛋率和增加蛋重的需要。其后階段蛋能比依次遞減。鈣則是依次遞增,以滿足高產蛋率、較高蛋重的需要。40周后產蛋率雖明顯趨于減少,蛋重卻趨于增加而鈣吸收卻降低,故要加鈣以保持蛋殼的厚度。磷則逐段趨于微小的遞降。我國現行雞飼養標準應當予以改正,可參閱國外各種雞公司的飼養指南。
5要以補充鈉、氯取代傳統的定量添加NaCl
動物需要的是體液的鈉、氯平衡,而動植物飼料原料中的鈉、氯含量則不適合于動物需要。糧谷類及其副產品多是鈉<氯,動物性飼料多是鈉>氯。而單胃動物和禽類所需則是鈉>氯的多,氯>鈉的相當的少。NaCl卻是鈉<氯,傳統的方法是加定量的NaCl。結果是動物體液的鈉和氯失衡,形成鈉低氯高,與生理要求相反。因此引起飲水量和糞便含水量、尿量發生變化,使蛋品質下降,破損蛋增加。所以要以NaCl補充氯和鈉,不足的鈉要用NaHCO3補充就可保鈉、氯平衡。所需鈉、氯數量請查閱家禽和單胃動物的NRC營養需要或一些國家的飼養標準。我國還無此規定發布。我們設計配方時一直采用NRC的數據,在實踐中安全可靠。
6禽類要用非植酸磷(NPP)取代有效磷(AP)
以NPP取代AP可以節磷。如11500千焦/千克的蛋雞日糧,AP在配方中要求不低于0.35%,而用NPP卻只要求0.25%,。應隨能量增減而變化。每噸全價雞料可節省CaHPO4約10千克。這既降低磷對環境的污染,又有益于提高蛋殼品質,還降低成本。
7營養標準
關于飼料營養標準的選用,早已解除了強制措施。建議飼料廠參照國際先進標準,并不斷充實提高。切忌墨守成規,報殘守缺,要迎頭趕上時代潮流。有關部門也不應以落后的營養指標去阻礙先進營養指標的運用。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