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保險在中國大有可為
中國是一個絕對的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們的支柱產業,農民占據了我們總人口的三分之二。同時,從整體上看,除了極少數農民的腰包里有點錢之外,其余的都是囊中羞澀。這就不難解釋為什么養殖戶寧愿用高價賒欠的飼料來養殖,也不用便宜幾百甚至一千的現款飼料。這也就導致了我國的飼料(面對的消費者--農民)大部分是賒欠,而現款操作的難度那么大了。
因此,說明農民的手里沒有錢。所以,農民對養殖的風險就看的很重,辛辛苦苦忙活了大半年,最后全部泡湯,那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災難。目前,在養殖戶中間初步開始了一些嘗試性的農業保險(姑且這么稱呼吧),就是每個蝦塘(大約5-6畝)給與3000元的保險,如果在養殖初期(蝦在7-8cm以前)養殖失敗,則賠償3000元,這基本上可以彌補蝦苗的投入;如果在養殖后期(蝦在7-8cm以后)發病或其他原因失敗,由于這時可以通過賣蝦得到一部分收益,所以賠償1000元。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是不需要交納保險金的,需要的是在養殖期間的飼料和漁藥都要由保險公司提供。目前的情況來看,養殖戶對這一政策還是比較的青睞。
雖然這只是一個開始,但應該有實踐的意義。我在前面的文章里也提到過中國的農業保險,但是很多企業都不成功。而法國的一家保險公司進駐中國,情況還不是很清晰。但從我個人觀點來看,農業保險在中國應該是大有可為,也是發展的趨勢,關鍵是要與農業價值鏈上的各環節展開合作,從而降低自身的風險,同時拉動各環節的共同發展。比如在飼料行業,保險公司要與育苗場、飼料、漁藥、養殖機械、對蝦收購和深加工結合起來。現在六和集團已經開始在政府的合作下建立了養殖擔保公司,開始了農業保險的嘗試。
所以,農業保險還要在發展中不斷摸索,才能在中國的三農政策下快速發展,填補國內農業保險的空白,降低農民和農業的養殖風險。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