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們國家在飼養標準和營養需要中使用粗蛋白這個概念以來,濃縮料的粗蛋白水平一路攀升,然而粗蛋白到底有沒有實際的意義?道理很簡單,粗蛋白達標并既不能保證飼料達到國家衛生質量許可標準,也不能保證能夠滿足動物的氨基酸營養需要。聽說廣西有些地方質量技術監督局對飼料粗蛋白含量實行實標志,大豬料最低可以標10%CP,如果屬實,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做法,粗蛋白水平低不代表氨基酸水平低,不代表飼喂效果差。目前市場上正在興起的豬低蛋白日糧,無論從經濟效益、環境污染、資源利用、疾病控制等角度考慮,還是從國內外研究和應用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個人認為是大勢所趨。然而擺在我們眼前需要逾越的一道障礙是國家豬飼養標準和豬全價配合飼料標準中粗蛋白水平的限制,那么在下一個豬飼養標準中,粗蛋白能不能不再作為一個重要的質量指標?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