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av一区二区_爽好多水快深点欧美视频_2021久久国产精品不只是精品_一区二区国产精品_中文字幕欧美区_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_欧美精品在线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字幕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天堂_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

查看: 3406|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獸醫學授課教案3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12-2 12:16: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腎與膀胱病辯證要點
1、腎無表證與實證,腎之熱屬于陰虛之

變,腎之寒屬于陽虛之變。


2
、腎陽虛與腎陰虛均見腰胯,但腎陽虛


兼有陽虛外寒,腎陰虛兼有內熱。


3
、腎與其他臟腑關系密切,通過治腎而


兼理他臟,對治療久病不愈有一定作用

4、腎與膀胱相表里,但虛證多屬于腎,實證多

屬于膀胱。

六、臟腑兼病之證
(一)心脾兩虛
病因:勞役過度或飲喂失調,血的生化之源不足,以致心脾氣血兩虛發展而致
主證:既有心悸易驚,又有草料遲細、倦怠肯臥現象
治則:補益心脾
方例:歸脾湯加減


(二)肺脾兩虛
病因:由肺虛及脾發展而致
主證:久咳不止,又有草料遲細、倦怠肯臥現象
治則:補脾益肺
方例:參苓白術散加減

(三)肺腎陰虛
病因:久咳耗傷肺陰,進而耗損腎陰發

展而致

主證:久咳氣喘,腰胯消瘦,又有低熱

和盜汗現象

治則:滋補肺腎
方例:六味地黃湯加減

(四)肝脾不和
病因:因驚恐等原因使肝氣郁結而致
主證:既有肝氣郁結,又有草料遲細、

腸鳴腹痛現象

治則:疏肝健脾
方例:逍遙散或痛瀉要方加減

五、脾腎陽虛
病因:腎陽虛衰,不能溫養脾陽,導致脾陽亦虛發展而致
主證:形寒怕冷,倦怠肯臥,久瀉或四肢浮腫現象
治則:溫補脾腎
方例:附子理中湯或實脾飲加減

六、 肝腎陰虛
病因:肝血不足或腎精虧損而致
主證:眩暈夜盲,腰胯無力,舉陽滑精及不孕不育等現象
治則:滋補肝腎
方例:杞菊地黃湯與虎潛丸等加減


第十二講
(2學時)

內容:六經及衛氣營血辯證、八法

第三節
六經及衛氣營血辯證

六經及衛氣營血辯證,都是用于外感熱病的辯證方法。
六經辯證是東漢張仲景創立。
衛氣營血辯證是清代葉天士在傷寒六經辯證的基礎上,借用衛氣營血來說明溫病過程中的病理變化,并將它作為溫病的辯證綱領。
一、六經辯證
六經病證是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的總稱。
三陽病證以六腑病變為基礎,三陰病以五臟病變為基礎。
三陽病多熱多實,治療重在祛邪;三陰病多寒多虛,治療重在扶正。
(一)六經證治
1、太陽病證
主證
病變部位在表,為表證。

(1)表實證(太陽傷寒):惡寒發熱,
無汗而喘,咳嗽,脈浮緊

(2)表虛證(太陽中風):惡風發熱,
汗自出,脈浮緩


2、陽明病證

主證
病變部位在里,為里實熱證,有經


證與腑證之分。

(1)經證:身熱,
汗出,呼吸粗喘,


脈洪大

(2)腑證:不惡寒反惡熱,糞便干燥,


脈沉實有力


3、少陽病證

主證
病變部位不在表,也不在里,為半


表半里證。

證候分析:由于太陽病失治誤治,病邪傳入少陽,或體質虛弱,直中少陽而致,邪在半表半里,證見寒熱往來。
治則:和解少陽,用《小柴胡湯》

4、太陰病證


主證
脾胃虛寒,腹痛、腹脹,作嘔,糞便清稀,脈細緩。

證候分析:由于三陽病失治誤治,或體質虛弱,病邪直中而致。
治則:溫振脾陽,散寒燥濕
方藥:理中湯
5、少陰病證
主證
為虛證,有少陰虛寒證與少陰虛熱證之


分。

(1)少陰虛寒證:惡寒,嗜睡,耳鼻四肢發

涼,脈沉細

治則:回陽救逆,方藥用四逆湯
(2)少陰虛熱證:口燥咽痛, 脈細數

治則:滋陰降火,方藥用黃連阿膠湯



6、厥陰病證
主證
為外感疾病發展到最后階段,病情較復雜,有三種類型之分。

(1)寒厥證:四肢厥冷,無熱惡寒,脈細微


治則:回陽救逆,方藥用四逆湯

(2)熱厥證:口色干黃,尿短赤
治則:清熱和陰,方藥用白虎湯
(3)蛔厥證:四肢厥冷和復溫交替或嘔蛔
治則:和胃驅蟲,方藥用烏梅丸

7、合病與并病

六經病證可單獨出現,也可以兩經或三經合并出現,兩經或三經同時出現的稱為“合病”。一經病癥未罷,另一經證候出現,稱為“并病”。臨床上以三陽經出現此種證候最多見,如太陽能與少陽并病,太陽與陽明合病。

(二)六經的傳變規律
“傳變”是指疾病的發展變化,即由一經的證候發展變化為另一經的證候。
1、循經而傳:按照六經次序而傳
2、越經而傳:不按循經次序,而是隔經或隔數經而傳。
3、直中:是指起病不見三陽證而直接出現三陰證者。
二、衛氣營血辯證
衛氣營血辯證,主要用于溫病,其特點是傷陰、傷津與傷血。
衛氣營血是溫熱病四類證候的概括,又代表著溫熱病發展過程中深淺不同的四個階段。
溫病的治則:在衛宜辛涼解表,在氣宜清熱生津,入營宜清營透熱,入血宜涼血散血。
1、衛分病證
溫熱病早期,屬于表熱證。
主證
發熱重,惡寒輕,舌苔薄黃,脈浮數。

證候分析:由于溫熱病邪侵犯肌表,衛氣被郁,肺氣不宣,熱傷肺陰,故見口津干燥,熱邪仍在衛分,故見口色微紅,舌苔薄黃,脈浮數。
治則:辛涼解表,用《銀翹散》或《桑菊飲》


2、氣分病證
證候分析:溫熱之邪從衛分傳來,或溫熱之邪直入氣分引起。溫熱之邪入里,病勢較重,屬于里熱證。
病邪侵入臟腑不同,故表現的證候也不同,一般多見溫熱在肺、熱入陽明、熱結腸道三種類型。
(1)溫熱在肺
主證:
發熱,呼吸喘粗,咳嗽,舌苔黃燥,脈洪數。

證候分析:溫熱之邪在氣,里熱已盛,故身熱,肺失清肅,故呼吸喘粗,咳嗽,舌苔黃燥,脈洪數。
治則:清熱化痰,止咳平喘。
方藥:麻杏石甘湯
(2)熱入陽明
主證:
身熱,大汗,大渴,舌苔黃燥,脈洪大。

證候分析:熱盛于內,向外蒸騰,脈洪大為陽明燥熱亢盛之征。
治則:清熱生津
方藥:白虎湯

3、營分病證
主證:
溫熱入血的輕淺階段,介于氣分和血分之間,病位在心和心包,而高熱、神昏、舌質紅絳、斑疹隱隱為特征。

證候分析:營分病證形成有三方面,一為衛分傳入,二為氣分傳來,三為溫熱直入營分。
營分病證分為營熱和熱入心包兩種類型。
4、 血分病證
主證:
血分病證或由氣分直入血分,或由營分傳來。是溫熱入血的深重階段,病情已經成為衰竭危險時期,病位主要在肝腎,而高熱、神昏、舌質紅絳、便血、尿血粘膜和皮膚出血斑點,項背抽搐,脈細數為特征。

血分病證分為血熱妄行、氣血兩燔、肝熱動風和血熱傷陰等四種類型。

(二)衛氣營血的傳變規律
外感熱病多起于衛分,然后按規律傳入氣分、營分、血分。
但這種規律不是固定不變的,由于種種原因,臨床所見的溫熱病,有的病不經衛分,而是從氣分或營分開始,傳變除上述循經而傳之外,往往有越經而傳,如氣分病不經營分而傳入血分,造成氣血兩燔。
第七章
防治法則

第一節
預防

一、 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變
第二節
治則

治則即為治療法則,包括治療與護養、扶正與祛邪、治標與治本、正治與反治、同治與異治、治常與治變等內容。
一、治療與護養
針藥治療與護理調養是醫治疾病不可分割的兩部分。


二、扶正與祛邪

扶正為使用補益正氣的方藥及加強護理的方法,以提高機體的抵御能力,祛除邪氣,戰勝疾病,恢復健康。
“扶正以祛邪”適用于正虛為主要矛盾的病證。
“祛邪以復正”適用于邪盛為主要矛盾的病證。


三治標與治本
“本”指疾病的的本質“標指疾病的現象。
內因是本,外因是標,一定要掌握“治病必求其本”的根本原則。
在疾病過程中,根據病情掌握“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
在病證標本兼見的情況下,采用“標本兼治” ;或“標本兼顧”法。
四、正治與反治
正治又稱逆治,是逆疾病的癥象而治。反治又稱從治,是順疾病的癥象而治。
臨床上,多數疾病的癥象與疾病的本質是一致的,這時可采用“熱者寒之”之類的治療法則,因為所用的藥物的性質與疾病的癥象相反,所以又叫逆治。
正治與反治
如果疾病復雜,機體不能如常反映癥狀或表現出與疾病性質不符的癥狀,甚至假象,在治療時就必須透過現象,治其本質,即采用和疾病癥狀性質相似的藥物和治法來治療。這種方法就叫反治,因為是順從疾病癥象而治,所以又叫從治。如“熱因熱用”、“通因通用”等。

五、同治與異治
同治與異治就是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
所謂“同病異治”是指同一種疾病,由于病因、病理以及發展階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法。
所謂“異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由于病理相同或處于同一性質的病變階段(證候相同),而采用相同的治法。
六、治常與治變



治療疾病有一般的法則,這就是“?!?;但疾病的發生發展受各個方面的因素影響,表現復雜,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靈活變通,隨證論治,這就是“變”。所以,治常與治變,要因畜、因時、因地制宜,根據不同條件而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第三節、治法
一、八法
汗、吐、下、和、溫、清、、補、消是中獸醫藥物治療的是基本的方法。
二、八法并用
(一)汗下并用:病邪在表用汗法,病邪在里用下法,如果既有表又有里,應先解其表,而后攻其里。
二、八法并用


(二)溫清并用
溫法和清法原為對抗性療法,但對寒熱錯雜的病證,若單純用一法,勢必偏盛一方,使病情加重,故采用溫清并用,使病情協調。
(三)攻補并用
正虛邪實的病證,單純補法,會使邪氣更甚,若單純用攻法,恐正氣不支,造成虛脫,故宜攻補靈活運用。
(四)消補并用
對于正氣虛弱、復患積滯之病,必須緩治而不能急攻的,要把消導藥和補養藥結合起來使用。

外治法

與上述的八種內治法不同,外治法是運用藥物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的療法。
外治法不通過內服藥物途徑,直接使藥物作用于體表病變部位。
外治法包括貼敷、摻藥、點眼、吹鼻、溫熨、薰洗、口噙等方法。





第二部分
中草藥與方劑(講課24學時,實驗課6學時)


第一講(4學時)
內容:緒論和中草藥性能,方劑組成原則




中醫藥學是祖國寶貴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功效之穩定卓絕,內容涵蘊之豐富,早已得到舉世公認。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中草藥的功效日益為世界世人所重視,特別是在當今社會,人們呼吁回歸大自然,盼望無毒、副作用的醫藥和保健食品,更加體現了中草藥的神奇作用,所以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應當對自己祖國的國粹有一定的了解,并能適當掌握一定的中草藥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和自身保健,并服務于社會。
《中藥大詞典》收載的中草藥有5767種,其中植物藥占4773種,動物藥占740種,礦物藥占82種,以及傳統作為單味藥使用的加工成品,如神曲等占172種。這些中草藥中,人醫常用藥有3000多種,獸用藥有1500多種。而從藥物資源上來看,僅福建省藥用植物就有200多科,近2000種,所以中醫藥學確實是一個非常豐富和深奧知識寶庫,只有不斷的探索和研究,才能使中草藥得心應手地服務于我們的日常生活,造福于人類。
一.中醫學基本知識
1.中醫別稱
1)杏林
三國名醫董奉隱居廬山,為人治病不收酬金,只求病重而愈者在起居處種杏5棵,輕而愈者種1棵,數年后,經董奉治愈者無數,得杏10萬余株,蔚然成林,所以杏林成為中醫界的代名詞。
2)懸壺
古代醫者多用葫蘆放置藥丸,外出行醫時常腰懸葫蘆,或者在診所前高懸葫蘆,有些中藥店也掛藥葫蘆作為標志,此舉稱懸壺。
3)青囊

明代沈繹曰白發至親唯最審,青囊傳業有兒孫,此處的青囊便指藥囊。史書記載:三國時名醫華佗在被曹操殺害前,曾將一裝滿醫書的青囊給獄吏,以報其監獄酒食供奉之厚意,華佗死后,靠青囊使一部分醫術流傳于世,故后人稱為青囊。

4)岐黃
相傳黃帝與他的臣子岐伯、雷公都能治病,黃帝與岐伯講話討論時以討論醫學和問答的形式寫成《黃帝內經》,文簡、意賅、理切,是我國現存在的一部較早的醫學文選,后世也稱中醫學為岐黃之術。
2
中醫四大經典著作

1)《黃帝內經》
包括《靈柩》和《素問》各9卷,共18卷,162篇,約14萬字,出現于戰國而完成于西漢,是我國古代醫學理論的總結,它托名于黃帝,實際上是許多醫家的勞動成果,全書系統論述祖國醫學的理論知識,以陰陽五行貫穿中醫理論和實踐,體現五臟六腑、七情、六氣,結合經絡、病機、診法、治則和針灸等。
2)《難經》
全書共分81章,闡述《內經》的有關疑難。
3)《神農本草經》
第一部藥書,現存最早藥學專著,成書于東漢末年(公元2世紀),總結漢以前的藥學知識,
包括四氣五味、有毒無毒、上品、下品。

4)《傷寒雜病論》
東漢末年張仲景繼承《內經》《難經》,結合實踐,辨證施治,創立寶貴診治方法,是第一部臨床巨著,后人將其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
3.中草藥的別稱
本草、本草學、中草藥、中藥、草藥、飲片
4.地道藥材
常言“一方
吃全國”,以四物湯為例,熟地(河南),當歸(甘肅),白芍(浙江),川芎(四川),黃連(川連、雅連、云連),枸杞(寧夏西枸杞、甘肅甘枸杞、天津津枸杞),四川為首屈一指的藥材之鄉,包攬寒溫帶至亞熱帶的藥材,川貝、川連、川樸、川烏、川芎、川大黃、峨參、峨三七等;浙江產浙貝,杭白芍、杭菊、杭白芷等。

5.歷代主要藥書:
《神農本草經》---第一部藥書,現存最早藥學專著,成書于東漢末年(公元2世紀),總結漢以前的藥學知識,包括四氣五味、有毒無毒、上品、下品
《炮灸論》——南北朝
《本草拾遺》——開元年間(公元713-714年)陳藏器編
人胞衣做強壯劑

《唐本草》-----羊肝治夜盲癥
《千金方》----孫思邈(藥王)
《本草綱目》-----李時珍(1518-1593)遍詢土俗,遠窮僻壤,對歷代本草做了全面總結、整理和提高。18921000幅,附方1萬余首,分16綱,60類,分類將種歸為類,類歸為部,如有草、谷、菜、果、木五部,草部以下分為山草、芳草、濕草、青草、蔓草、水草等11類,木部以下有喬木、灌木等,17世紀就已傳到國外。
二.中草藥炮制
1.炮制的目的
1)消除或降低毒性和副作用
2)改變或緩和或增強藥效
3)便于制劑或貯藏
4)矯臭或矯味
2.炮制的方法
1)修制
洗凈、粉碎、切制
2)水制
淋、洗、泡、漂、浸、潤、水飛
3)火制
烘、焙、炒(炒黃、炒焦、炒炭)、炮、煨、煅、炙
4)水火合制
蒸、煮、淬
5)其他方法
發芽、發酵、制霜、法制(如法炮制)、藥拌、提純
三、中草藥采集
1.掌握采集季節
2.掌握藥源
3.保護藥源
4.加工和貯藏
5.中草藥辨形態
肉質性清涼,帶毛善退黃,鋸葉破血食,乳汁多含毒,方骨疏散用,扁骨主胃腸,空心驅風好,有剌排膿瘡,披針涼血好,心形葉性剛,黃毛解毒強,竹形葉利水,辛臭可殺蟲,芳香能止痛,此是一般化,臨癥要審量
四、中草藥標本制作
1.野外采集準備(記錄本、標簽、采集箱、蛇藥)
2.臘葉標本的制作
3.原色標本的制作

中草藥性能與方劑組成原則

中草藥的一般性能

中草藥的性能是指每味中草藥的性味和功能。性能可從四氣、五味、升降沉浮、歸經等幾個方面來認識,這是祖國醫學為了說明中草藥的藥理作用而創造出來的中草藥理論的一部分。

.四氣五味
性與味是中草藥性能的主要標志,而四氣五味是中草藥性能的主要內容,用以表示藥物的藥性和藥味兩方面。
(一)四氣
四氣指溫、熱、寒、涼四種藥性。其中寒涼和溫熱是指性質不同的兩類藥物。寒性和涼性藥屬陰,溫性和熱性藥屬陽,凡能治療熱證的藥物,大都屬于寒性或涼性,多有清熱、瀉火、解毒和鎮靜的作用,如石膏、天花粉為寒性藥,有退熱解渴功能,而鉤藤、菊花為涼性藥,有鎮靜、定痛等功能。凡能治療寒證的藥物,大都屬于溫性和熱性,多具有溫中、回陽、散寒的作用,如干姜、肉桂為熱性藥,臨床上治療厥冷、虛脫等證,麻黃、桂枝為溫性藥,適用于外感風寒、有發汗、解表、散寒功能。
(二)五味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種不同的藥味。可以通過味覺來辨別。藥味的不同,意味著各種藥物所含的成分不同和藥效的不同。辛味包括了香、辣、和各種含有刺激性味道的揮發油的氣味,多具有發散、行氣、行血等作用,如生姜發散風寒,薄荷發散風熱,麻黃發汗解表,陳皮行氣健脾;甘味即含有糖分的甜味,有補養、和中、緩急等作用,多用于治療虛證或調和藥性,如黃芪、大棗、地黃等有補虛、滋養之效,能補氣、益氣,甘草、蜂蜜能調和藥味與藥性;酸味藥大都含有有機酸和鞣質,有收斂、固澀等作用,多用于治療久泄久痢、滑精早泄等證,如金英子澀精,烏梅止瀉;苦味藥大都含有生物堿或甙類,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等功效,如黃連、黃芩、黃柏清熱瀉火解毒,大黃瀉熱通便;咸味藥一般認為和含礦物質等有關,多有瀉下、軟堅等作用,如芒硝瀉下通便,海藻治療淋巴結核等。

除了上述的五味以外,有的藥物還具有淡味或澀味。在臨床上,淡味有滲濕利尿的作用,如茯苓、通草能利尿除濕。澀味有收斂止汗、固精、止瀉的作用,如山茱萸能澀精止汗,訶子能澀腸止瀉。由于淡味沒有特殊的藥味,淡味常和甘味并稱,
故有淡附于甘的說法。同時,澀味也和酸味的作用基本相同。因此,雖有七種藥味,但習慣上仍稱五味。五味也可以歸納為屬陰和屬陽兩大類,即辛、甘、淡味屬陽,而酸(澀)、苦、咸味屬陰。

*四氣的功用概括
陰(酸、苦、咸)
陽(辛,甘、淡)
*五味的功用概括
1)酸收---收斂、止瀉、止汗、止血
2)苦堅---攻下、解毒、清熱
3)甘緩---緩解、止痛、補益
4)辛散---發汗、祛風、活血、理氣
5)咸軟---軟堅、散結、通便、瀉下

(三)四氣五味的結合應用
四氣五味是論述藥物性能的主要依據。一個藥物的性能是氣和味的綜合。臨床上,如果氣和味相同的,往往作用也相似,如辛溫解表藥大多有解表散寒的作用。而氣和味不同的,作用也各有所不同。如麥冬、黃連在四氣方面,都屬寒性,都能治療熱性病證;但在五味方面,麥冬味甘,甘味能補,故用于清虛熱,黃連味苦,苦味能瀉,故用于退實熱。又如麻黃、薄荷從五味方面看,都屬辛味,辛能發散,但麻黃性溫,適用于治療風寒性質的外感,薄荷性涼,適用于治療風熱性質的外感。

二、升降沉浮
藥物進入機體后能產生上升、下降、發熱、泄利等作用,這種藥物進入機體后的作用趨向是與疾病表現的趨向相對而言的,如疾病在病機和證候上,常常表現出向上(如嘔吐)、向下(瀉?。⑾蛲猓ǘ嗪梗?、向內(表證未解)等病勢趨向。所以,相對來說,升浮的藥有升陽、發表、祛風、散寒、溫里等作用,如薄荷能疏風解表。黃治中氣下陷。沉降的藥有潛陽、降逆、收斂、滲濕、清熱、瀉下等作用,如石決明潛陽以治肝陽上亢,蘇子降氣以治咳喘等。這種升降沉浮的功能有助于調整紊亂的臟腑氣機,使之歸于平順,或因勢利導,祛邪外出。此外,個別藥物存在著雙向性,如麻黃既能發汗,又可平喘、利水等。
●諸花皆升,旋復花獨降,諸子皆降,牛蒡子獨升
●以氣味定升降
酸咸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散,熱無沉降
●以質地定升降
●以炮制定升降
●酒炒則升,姜汁炒則散,醋炒則收斂,鹽水炒則下行,以黃連為例,生用瀉心火,醋炒治虛火,豬膽汁炒治肝膽火,酒炒治上焦火,鹽水炒或童便炒治下焦火,黃土炒治食積火,吳茱萸炒治濕熱在氣分,牛七炒治濕熱在血分,井泉水泡則外用點眼。
★升降沉浮的應用

三、歸經
學醫不懂經絡,開口動手便錯
藥物歸經不明,如無的放矢

祖國醫學認為藥物對某些臟腑、經絡的病證有特殊的治療作用,而對其他的臟腑、經絡則作用較小,或沒有明顯的作用。把這些經驗總結起來,便形成了歸經理論。如肺有病多見咳嗽咯痰,故化痰止咳藥多歸肺經,脾有病常見泄瀉,故止瀉藥多歸脾經,又如熟地補腎歸腎經;白術補脾歸脾經。

●引經藥
各藥都有歸經,但有些藥好似引經藥,這些藥物不但可以進入某經,而且可以作為其它藥物的引經藥,常用的引經藥如下:

中草藥的配伍禁忌

.七情
1.單行

用單味藥治療病情簡單的疾病。

2.相須

性能功效相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可以產生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3.相使

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藥物配合應用,以一味藥為主,另一種藥物為輔,可提高主藥的療效。

4.相畏

兩種藥物合用,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

5.相殺

兩種藥物合用,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

6.相惡

兩種藥物合用,能相互牽制而使原有藥效降低或喪失。

7.相反


兩種藥物合用,能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


李時珍解釋七情:相惡者,奪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制約也,相反者,兩不相合也,相殺者,彼此之毒也。

參芪之品,用之失誤,可為鳩毒,硝黃之輩,投之得法,可做補劑。
.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芨攻烏,藻戟遂芫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十九畏

硫磺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丁香莫與郁金見,牙硝難合京三棱;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官桂善能調冷氣,石脂相遇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順逆,炮監炙煨莫相依。

四.妊娠用藥禁忌

某些藥物具有損害胎元,導致胎動不安以致墮胎的副作用。根據藥物對胎元損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分為禁用和慎用兩類。


1
.妊娠禁用藥

妊娠禁用藥大多是毒性較強或藥性猛烈的藥物。如性烈瀉下的巴豆、蘆薈、番瀉葉;烈性逐水的大戟、芫花、甘遂、牽牛子;破血通經的干漆、三棱、莪術、水蛭、虻蟲;通竅走竄的麝香、蟾酥、穿山甲、皂莢;劇毒的水銀、砒石、生馬錢子、生川烏、生草烏、生南星、生半夏等。
2.慎用藥
妊娠慎用藥大多是具有小毒或通經祛瘀、行氣破滯、或辛熱的藥物。如瀉下的大黃、芒硝;活血祛瘀的桃仁、紅花;破滯的枳實;辛熱的干姜、附子、肉桂等。
凡是禁用的藥物,絕對不能使用;慎用藥應根據患病的情況,斟酌使用,若無特殊必要時,均應盡量避免,以免發生事故。
五、服藥時的飲食禁忌
飲食禁忌簡稱食忌,也就是通常說的忌口。在古代文獻上就有常山忌蔥;地黃、何首烏忌蔥、蒜、蘿卜;薄荷忌鱉肉;茯苓忌醋;鱉甲忌莧菜等記載。通常熱性病人不宜吃辛辣油膩等食物;寒性病人不宜吃生冷食物;頭暈、失眠、煩燥易怒的病人不宜吃胡椒、辣椒、大蒜??傊?,在服藥期間凡屬粘膩、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應當根據需要予以避免。高燒患者還應當忌油。

第三節
方劑的組成原則

.組成原則

方劑的組成原則,一般可用主、輔、佐、使四個字來概括(祖國醫學亦稱君、臣、佐、使)。

(一)主藥

主藥亦稱君藥,是指處方中對病因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可選用一味或兩味以上,以解決主要矛盾。如風寒表實證所用的《麻黃湯》,共選用四味藥(麻黃、桂枝、杏仁、甘草),就是采用麻黃發汗解表為主藥。

(二)輔藥

輔藥亦稱臣藥,是指處方中能輔助主藥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的藥物。如上述的風寒表實證,選用的《麻黃湯》中,方中以麻黃為主藥,采用桂枝輔助麻黃,助其發汗解表作用。而治療虛證的《補中益氣湯》中,以黃芪補氣升陽為主藥,輔以黨參、白術、以增強黃芪的補氣升陽、健脾養胃作用。

(三)佐藥

佐藥的作用有兩個方面,一是指在處方中能治療兼證的藥物,另一種功用是指對整個方劑起監制作用。如上述的風寒表實證所選用的《麻黃湯》中,以麻黃為主藥,桂枝為輔藥,杏仁為佐藥,利用杏仁的止咳平喘作用,治療風寒表實證中的咳嗽氣喘兼證。而佐藥的另一種監制作用,主要是對方劑中其他具有毒性或偏性的藥物,能消除其毒性或緩解其偏性。如用于回陽救逆的《四逆湯》中,全方共選用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藥,其中炙甘草能緩和干姜、附子的辛溫燥烈之性,故為起監制作用佐藥。

(四)使藥

使藥的作用是指在處方中能引導他藥直達病所,或起協調作用的藥物,亦稱引藥或引經藥。如上述的《麻黃湯》中,甘草就是使藥,在方劑中起調和諸藥藥性的作用。而在中醫臨床組方中,用甘草做為使藥的方劑也較為多見。

上述的組織方劑的原則,是較為典型的組方情況,而上述的四種藥在臨床組方中,除了主藥以外,其他成分不一定需要全部具備,如《獨參湯》中只有主藥人參一味,《二妙散》中只有蒼術、黃柏二味。
二、加減變化
各類病證都有相應的方劑成方,臨床運用成方時,除掌握方劑的組成原則外,還一定要根據病證,對成方進行加減變化后才能運用,祖國醫學認為方不加減不成方,對于成方的運用則認為應師其方而不泥其方,取其方而圓用之,只有靈活化裁,加減使用,才能收到預期的治療效果。常用的加減變化有以下幾種。
(一)藥味增減的變化
藥味增減的變化是指在主證未變,而兼證不同的情況下,方中主藥仍然不變,而隨著病情的變化,對于其他的藥味可隨證加減。這是在運用成方時最經常遇到的一種增減變化方式。如果主證巳變,那就不屬藥味增減變化的,而應該重新立法組方。如風寒表實證應選用《麻黃湯》,如果臨證沒有咳嗽氣喘,可去掉杏仁,若痰多則可再加適量祛痰藥如桔梗、半夏等。
(二)藥物配伍的變化
藥物的配伍變化是指方中主藥不變而配伍藥物發生變化,有時可直接影響該方的主要作用。如上述的《麻黃湯》,原方為麻黃、桂枝、杏仁、甘草,若將溫經通陽的桂枝改為清熱瀉火的石膏,則改名為《麻杏石甘湯》,其功用亦易為辛涼宣瀉、清肺平喘,整個方劑從辛溫散寒改變為辛涼清熱。由此可見,方中藥物配伍的改變,其作用和主治也就有所不同。
(三)藥量加減的變化

藥量加減變化是指方的藥物不變,由于其中某些藥物的藥量有了變化,就改變了其功效和主治,甚至方名也隨著改變。如上述的治療肺熱咳喘的《麻杏石甘湯》,組方為麻黃、杏仁、石膏、甘草四味藥,當身熱有汗時,重在清瀉肺中郁熱,麻黃用量宜小,石膏用量宜大;而在身熱無汗時,則重在發汗解表,麻黃用量就要增加,相對石膏用量減少,由此可見,方藥配伍用量的變化對方劑的作用有直接的影響。然而,不管劑量怎樣變化,作為方劑的主藥,用量一般較大。

總之,無論選藥組方,還是應用成方,都要隨證而變,以避免以病套方,或方證不和,產生有藥無方或有方無藥的現象,給臨床造成不良的后果。


第二講(2學時)
內容:解表藥

第二篇中草藥各論


第一章



表證的致病特點: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淺
表證的主要癥狀:發熱怕冷、苔薄白、脈浮
表證的治法:汗法《內經》其在皮者,汗而發之
凡能使外邪由肌表發散而解除表癥的藥物,均稱為解表藥,此類藥物包括以下兩部分。
1.發散風寒藥:這些藥物味辛性溫,適用于感受風寒的表證。
2.發散風熱藥:這些藥物性味辛涼,適用于感受風熱而引起的表證。
此類藥應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辨明風熱或風寒證,正確選用發散風寒藥或發散風熱藥。
2.此類藥或多或少都有發汗作用,炎熱季節,容易出汗,用量宜輕,反之,嚴寒季節,用量可稍大。
3.對于體虛或氣血不足的病畜(
如重癥腹瀉、大出血或重病后的表證)宜慎用或配合補養藥同用。

4.本類藥大多數含有揮發油,不宜久煎。


.辛溫解表藥(發散風寒藥

(一)
中藥部分


1)麻黃
1885年,日本人山梨首次提取了粗糙的麻黃堿,1889年提取了偽麻黃堿。(1)麻黃堿(麻黃素)其藥理作用與腎上腺素相似,但麻黃堿對心血管收縮作用比較溫和持久,血管舒張作用較微弱,因此用于鼻粘膜腫脹,收縮作用既長,又無繼發性血管擴張作用,所以升壓作用緩慢持久,可維持數小時,對支氣管平滑肌的解痙作用較持久,故可用于滴鼻。(2)偽麻黃堿有顯著利尿作用,并能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3)所含的揮發油能刺激汗腺,引起發汗。(4)煎劑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
性味歸經 ] `、苦、溫;入肺、膀胱經。


[

] 發汗解表,平喘利尿。


[
主治范圍 ] 傷寒表實證,無汗,惡寒,身疼,骨節疼痛,咳嗽氣喘和水腫等證。如《
麻黃湯
》治傷寒表實證,用麻黃配伍桂枝、杏仁、甘草;《
麻杏石甘湯
》治療熱邪壅肺所致的咳嗽喘,用麻黃配伍杏仁、石膏、甘草;水腫實證兼有表證者,用麻黃配伍生姜、白術。


[

] 人用11.5克;馬、牛15~ 30克,豬、羊3 ~ 10克。


[

] 表虛多汗、肺虛咳嗽及脾虛水腫者忌用。



2)桂枝

肉桂樹的嫩枝,3-4月采集稱春桂,9-10月稱秋桂,5-6年后的樹皮稱桂爾通,30-40年后的樹皮稱桂板,桂皮又稱為官桂,玉桂,外皮內的一層稱柱心。果稱桂丁香(與溫里的公丁香,母丁香、白丁香、柱丁香相區別)麻黃與桂枝為一對相須藥。

[
性味歸經 ]
`、甘、溫;入心、肺、膀胱經。


[

]
發汗解肌,溫經通陽。


[
主治范圍 ]
外感風寒表證,肢節酸痛等證。如《
麻黃桂枝湯
》治風寒感冒,用桂枝配伍麻黃、防風、荊芥、升麻、葛根、陳皮、生姜、薄荷、甘草;《
五苓散
》治膀胱失司、尿閉,用桂枝配伍豬苓、澤瀉。


[

] 人用310克;馬、牛15 ~ 45克,豬、羊3 ~ 10克。


[

]
濕熱病,陰虛火旺,咽喉腫痛及失血等證忌用。



3)荊芥(唇形科)

中藥荊芥為唇形科植物,
福建產的土荊芥為藜科植物,功用以驅蟲為主。

中藥荊芥能促進循環,所以能發汗,而且有利于皮膚病變組織的破壞和吸收,故可治風疹、疥癬、濕疹等,炒炭入血分可治便血。

[
性味歸經 ]
辛、溫;入肺、肝經。


[

]
發汗解表,祛風、止血。


[
主治范圍 ]
外感表證,便血、風疹等證。本品輕揚、具發表祛風作用,但作用比較緩和,所以無論風熱、風寒感冒均可配用。如配防風、羌活治風寒感冒;配薄荷、連翹治風熱感冒;配防風、菊花、升麻、銀花、枳殼、大黃、柴胡、厚樸,組成《
荊防敗毒散
》治療家畜風疹、蚜蟲中毒。



[

] 人用310克;馬、牛15 ~ 45克,豬、羊5 ~ 10克。


[

]
表虛自汗等證忌用。


(4) 防風
荊芥與防風為一對相須藥,荊芥以疏血為主,防風以祛風為特長,防風善治骨肉之風邪,荊芥能祛血中之風,
善治皮里膜外及血脈之風邪。

李時珍:防風,防者,御也,其功效療風最要,故名.
防風的特異功效:解毒功能,據臨床報道,可用于食物中毒,農藥中毒,砒霜中毒,烏頭等中毒,與甘草配用.

[
性味歸經 ]
`、甘、微溫;入膀胱、肝、脾經。


[

]
祛風發表,勝濕解痙。


[
主治范圍 ]
外感表證,周身骨節疼痛、四肢痙攣、破傷風、瘡瘍等證。本品善行全身,以祛風為主,又因善于通行全身,所以能兼治風邪諸證。常配荊芥、羌活治風寒感冒;配薄荷、連翹治風熱感冒;亦與附子、獨活、升麻、羌活組成《
防風散
》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風濕庳痛;還常與天麻、蔓荊子、蜈蚣、僵蠶組成《
千金散
》治療破傷風和四肢拘攣等證。


[

] 人用310克;馬、牛15 ~ 45克,豬、羊5 ~ 15克。


[

]
陰虛火旺及血虛發痙者忌用。



5)紫蘇

李時珍:紫蘇,其色紫蘇入血分,發汗作用不及麻桂,單用以外感輕癥為宜,然紫蘇葉、梗、子功用各異。

蘇葉善解魚蟹毒,民間用葉35錢與魚蟹同煎,若見中毒引起的吐瀉腹痛,可單用或配姜湯,或配陳皮,半夏,生姜煎服.


[
性味歸經 ]
`、溫;入肺、脾經。


[

]
散寒氣、清肺氣、寬中氣、下結氣、安胎氣。


[
主治范圍 ]
紫蘇能發表散寒、行氣寬中,兼有安胎作用,常用于外感風寒、肚腹脹滿或胎動不安等證。然而由于入藥部位不同,作用也有差異,蘇葉長于發汗解表,蘇梗長于理氣寬胸,蘇子長于止咳平喘。臨床上用于發汗解表,常與杏仁、前胡、桔梗同用,如《
杏蘇散
》;用于脾胃氣脹、食欲不振、嘔吐等證,常與霍香、厚樸等同用,如《
霍香正氣散
》。


[

] 人用310克;馬、牛15 ~ 45克,豬、羊5 ~ 15克。


[

] 表虛自汗者忌用。


(6) 生姜
(民謠)三年老姜當人參,早上三片姜,勝過喝參湯。
冬有生姜,不怕風霜
冬吃蘿卜夏吃姜,無病消災壽命長
魚不離姜,肉不離開醬
姜為嘔家之圣藥,又能調味開胃,最適脾胃受寒吐瀉,可取姜汁單用或與半夏同用。
姜可預防暈車:乘車前切一片生姜敷在內關穴(男左女右),用手帕包扎住即可,生姜防暈車的原理,生姜阻斷了胃反射到大腦的信息,所以不會發生反射性的嘔吐。后來有人證明,生姜可通過內耳的作用,抑制耳性的眩暈。

日本學者研究,生姜能預防膽結石,生姜中的姜酚成分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并有很好的利膽作用,人體前列腺素分泌過多可導致膽汁中粘蛋白的含量增加,而粘蛋白與膽汁中鈣離子和非結合型膽紅素結合成膽石支架和晶核,便形成了膽結石,而姜酚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相對減少膽汁中粘蛋白的形成,從而達到抑制膽石癥的目的,故膽囊炎和膽石癥病人平時多吃姜可預防膽結石的形成。

生姜:發汗解表
姜皮:利水消腫,如(五皮飲)
干姜:溫中回陽
炮姜炭:溫血分之寒
煨姜:溫腸胃之寒

[
性味歸經 ] `、微溫;入肺、脾、大腸經。


[

] 發表散寒,溫中止嘔,消炎解毒。


[
主治范圍 ] 主治風寒表證,痰飲咳逆,肚腹脹滿嘔吐,兼治水火燙傷和解食物中毒。風寒感冒可與桂枝同用,如《
桂枝湯
》;脾胃虛寒、水濕內停引起的惡心嘔吐,可與半夏、吳茱叟同用;與天南星科植物同煮可解毒,搗爛外敷還可治療水火燙傷。


[

] 人用310克;馬、牛15 ~ 60克,豬、羊8 ~ 15克;外用適量。

[
] 陰虛有熱者忌用。



(7) 細辛
《本草新編》細辛,只可少用,不可多用,只可合用,不可獨用,多用則氣耗痛增,獨用則氣耗而命喪
細辛不過錢但也有報道用治牙痛多達三錢未中毒。

[
性味歸經 ] `、溫;入心、肺、腎、大腸經。


[

] 發表散寒,溫肺化痰,祛風止痛。


[
主治范圍 ] 主治風寒表證,傷水起臥和風濕疼痛,兼治牙齒疼痛。對于陽虛而又感受寒邪引起的感冒感冒可與麻黃、附子同用;治療傷水起臥,可與青皮、陳皮、厚樸、桂心、茴香、當歸、檳榔、白芷等同用,如《
桔皮散
》;治療外感風寒、內傷陰冷引起的翻胃吐草,可與益智仁、木香、白術、砂仁同用,如《
益智散
》。


[

] 人用25克;馬、牛10 ~ 15克,豬、羊1 ~ 3克。

[
] 本品有毒性,所以用量不宜過大,陰虛有熱者忌用。



(8) 白芷
白芷有五大功能:散風、除濕、通竅、排膿、止痛

[
性味歸經 ] 辛、溫;入肺、胃經。


[

] 祛風止痛、消腫排膿、通鼻竅。


[
主治范圍 ] 主治風寒感冒引起的鼻炎、副鼻竇炎,兼治瘡瘍腫毒和風濕等證。對于風寒感冒,可配獨活、防風、蔓荊子同用;風濕庳痛可配桑枝、秦艽同用;癰腫疔毒或乳房炎可與蒲公英、貝母、瓜蔞同用;用于鼻炎或鼻竇炎可與辛夷、蒼耳等同用。


[

] 人用310克;馬、牛15 ~ 30克,豬、羊5 ~ 10克。

[
] 癰疽巳潰,膿出通暢者忌用。


(9) 辛夷(木筆花)
本品有毛,會刺激咽喉,宜包剪

[
性味歸經 ] `、溫;入肺、胃經。


[

] 祛風寒、通鼻竅。


[
主治范圍 ] 主治風寒感冒引起的鼻炎、副鼻竇等證。如《
辛夷散
》就是采用辛夷配伍知母、黃柏、沙參、木香、郁金等同用。


[


] 人用310克;馬、牛15 ~ 45克,豬、羊5 ~ 15克。


[

] 氣虛及前焦火旺者忌用。


10)蒼耳子


[
性味歸經 ] 甘、苦`、溫,有小毒;入肺經。


[

] 解表除濕、祛風通竅。


[
主治范圍 ] 主治風寒感冒引起的鼻竅不通、濁涕下流等證,常配伍辛夷、白芷、薄荷等同用;治療風濕庳痛,可與威靈仙、蒼術、羌活等配用;此外,還可用于治療皮膚濕疹,可用鮮草煎洗。


[

] 人用310克;馬、牛15 ~ 30克,豬、羊3 ~ 10克。


() 草藥部分
(1) 蔥白
蔥有兩種,一種是用籽繁殖的叫籽蔥,一種是無性繁殖的叫分蔥,有人認為蔥是國外引進,原產于西伯利亞,但前蘇聯的一個學者又認為蔥起源于中國。

朱熹:蔥湯麥飯兩相宜,蔥補丹田麥療饑,莫謂此中滋味薄,前村還有未炊時。


美國國內戰爭時,著名將領格蘭特將軍曾專門派人十萬火急要求國防部調撥大批蔥頭,以保證部隊的戰斗力,相傳,中世紀時,軍隊的將士把蔥頭當作護生符,古埃及的古墓中曾發現供奉蔥頭的壁畫,認為蔥頭是消災滅病的神明.


蔥的殺菌作用很強,口中有細菌,吃一顆大蔥,可殺滅90%,蔥頭中還有一種物質,能降低血壓,預防因高血脂食物引起的膽固醇升高,可使纖維蛋白溶解度下降,從而起到預防作用.


民間治療感冒,取蔥白,生姜各15克,食鹽3克,搗成糊狀,用紗布包裹涂擦五心(前胸,后背,腳心,手心,國窩,肘窩)一遍后,讓患者安臥,部分病例半小時后出汗退熱,自覺癥狀減輕,次日可完全恢復,治療107例,均在12日內見效,一般用一次,少數用兩次。


治療小兒消化不良,取生蔥1根,生姜15克,搗碎,加茴香粉9克,混勻后炒熱,(以皮膚能忍受為度),用紗布包裹敷于臍部,每日1-2次,直至治愈為止,對于吐瀉嚴重的病例,須按常規禁食及補液。


[
性味歸經 ] 辛、溫,入肺、胃經。


[

] 發汗解表,散寒通陽。


[
主治范圍 ] 主治外感風寒感表證,兼治肚腹疼痛和小便不通。因為蔥白發汗之力較弱,所以用于感受風寒輕癥宜與生姜等其它辛溫解表藥同用,以助發汗之功;治療寒凝肚腹引起的疼痛,可與附子、干姜同用;治療家畜小便不利,采生蔥一把,搗爛,塞進母畜陰門或縛于公畜海門穴(
臍下一寸左右處
),約10分鐘后可通尿。


[

] 人用310克;馬、牛 30 ~ 90克,豬、羊15 ~ 30克。

[
] 忌與醋、蜜同用。


(2) 牡荊

馬鞭草科


[

] 埔姜(
通稱


[
性味歸經 ] 辛、溫,入肝、肺、脾、胃經。


[

] 葉發汗解表,祛暑利濕;根祛風止痛;果平肝明目。


[
主治范圍 ] 治療感冒,可用牡荊葉配桑葉、青蒿、香薷、生姜、防風同用;治療脾虛胃脹,可與石菖蒲、陳皮、咸橄欖同用;用于肝火過旺、目赤腫痛,可與蔓荊子、菊花等同用。


[

] 人用310克;馬、牛用葉60 ~180克,根 60 ~ 300克;果實30 ~ 00克;豬、羊適量或減半。

[
] 孕者忌用。


(3) 薜藶

???/font>


[

] 風不動(
通稱
)拋根藤


[
性味歸經 ] 甘、酸、平,入肝、脾、腎經。


[

] 祛風除寒,通經活絡,通乳。


[
主治范圍 ] 治療感冒,可配伍桑枝、生姜等同用;治療風濕疼痛,可與地骨皮、兩面針同用;治療缺乳,可與王不留、穿山甲等同用。


[

]
人用310克;人用3 -10克;馬、牛用根莖每次90 ~ 240克;果實90 ~ 180克;豬、羊適量或減半。


[

] 孕者忌用。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綠水依依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9-5-15 12:50:07 | 只看該作者
中國醫學,博大精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1-28 16:1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97精品久久人人爽人人爽| 欧美色图另类小说| 国产三级午夜理伦三级| 国产1区2区3区在线| 亚洲蜜桃视频| 一本到不卡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日嗨 | 先锋资源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 天堂av2020|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yy9299一区| 99视频免费观看蜜桃视频| 日韩一级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综合| 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超碰这里只有精品| 午夜亚洲国产au精品一区二区| 婷婷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在线| 欧美性少妇18aaaa视频| 国产人妻人伦精品| 中文日本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91aaa| 中文字幕日韩av电影| 隔壁人妻偷人bd中字| 最新97超碰在线|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乱极品| 91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国|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久久一区|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付费|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五月婷婷久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五月婷婷激情视频| 欧美亚洲一区| 91国内在线视频| 久久婷婷国产麻豆91| 婷婷综合伊人| 久久精品国产电影| 男人av资源站| 香蕉综合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免费看一级黄色|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 一区二区日韩精品| 欧美午夜激情影院| 色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欧美www| 女人黄色一级片| 成人精品影院| www.美女亚洲精品| 亚洲欧洲综合网|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 九色精品美女在线| 日本视频www| 中文在线一区| 日韩av免费一区| 亚洲欧美一二三区| 蜜桃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视频91| 11024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免费高清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16|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 91久久久精品|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软件| 免费在线观看黄网站| 亚洲一区日韩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级| 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 天天综合久久| 久久99久久久久久久噜噜| 国产一级二级毛片| 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女人高潮时对白| 本田岬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 久久手机在线视频| 午夜欧美巨大性欧美巨大 | 国产精品无码AV|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潘金网站|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影院免费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看成人av|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黄色在线小视频| 亚洲黄色录像片| 秋霞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99视频在线观看地址| 亚洲午夜久久久|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网| 日韩一级淫片|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理论片飘花| 99热精品免费| 三级欧美在线一区| 8050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91麻豆精品在线| 久久精品三级| 亚洲最大的av网站|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直播| 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一级特黄大欧美久久久|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亚洲不卡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久久久| 国产香蕉视频在线|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激情一区二区| 在线黄色的网站| 日韩视频免费直播| chinese全程对白|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在线一区| 欧美日韩三区四区| 最新中文字幕一区| 成人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欧美成人a视频| 国产精品 欧美激情| 免费的成人av|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欧美韩国| 日韩成人av在线| 久久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一级在线| 亚洲一二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在线不卡| www.com.av| 日韩精品视频网|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午夜 | 黑人一级大毛片|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久操网在线观看| 成人自拍在线| 97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wwww|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区二区三区舞蹈| 羞羞答答国产精品www一本 | 日韩在线第七页| 国产精品成人v| 成黄免费在线| 欧美三级日韩在线| 中文字幕电影av| 国产成人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日本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日韩第一页| 四虎影视在线观看2413| 欧美午夜xxx| 亚洲一级片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强开小嫩苞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超碰高清在线| 亚洲欧美第一页| 嫩草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一牛影视 | 日韩欧美成人一区| 五月天综合激情网| 国产日韩欧美高清| 加勒比av中文字幕| 综合久久婷婷|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青青日本| 婷婷六月国产精品久久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亚洲精品第五页| 色婷婷精品久久二区二区蜜臀av| 日本不卡一区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66| 97欧美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 岛国一区二区|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av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av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欧美人妻精品| 亚洲日本在线看| 99热手机在线| 欧美精品成人| 日本不卡二区高清三区| www.欧美| 欧美床上激情在线观看| 天堂在线一二区| 正在播放亚洲一区| 91在线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免费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 黄色片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黑人巨大| 黑人欧美xxxx| 校园春色 亚洲|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五月精品视频| 日本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日韩欧| 国产日产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图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 麻豆影院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播放老司机| 中文字幕精品三级久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悠悠色影视| 免费在线成人av电影| 日本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7788色淫网站小说| 99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系列| 天天操天天干视频| 北条麻妃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欧洲区|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国产乱人伦丫前精品视频| 91免费国产网站| 外国成人毛片|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欧美性suv| 欧美重口另类videos人妖| 91黄页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极速在线| 性欧美videos高清hd4k| 欧美成人激情图片网|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天堂8在线网| 欧美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丝袜精品| 欧美激情综合色| av伦理在线| 国内精品小视频| h片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国内伊人久久久久久网站视频| 久草成色在线| 91精品国产一区| 在线观看福利电影| 国产精品igao视频| 人成在线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美女|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 六月丁香综合网| 亚洲成人1234| 激情福利在线| 色悠悠久久久久| 中国av在线播放| 97久久精品人搡人人玩| 日韩pacopacomama|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蜜臀| 999色成人| 国产精品.com| 精品盗摄女厕tp美女嘘嘘| 婷婷久久伊人| 欧美午夜不卡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 免费的一级黄色片| 免费亚洲网站| 亚洲18在线看污www麻豆|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 在线观看日韩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夜夜夜夜夜| 欧美日韩一区免费| 97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精品乱人伦小说| 国产一级网站视频在线| 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的精品视频| 亚洲 欧美 综合 另类 中字| 久久精品99北条麻妃| 综合伊人久久| 91国在线观看|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s|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 97超碰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日韩在线| 国产精品女上位| 国产污视频在线看| 欧美四级电影在线观看| 性生活黄色大片| 在线日韩av观看| 免费成人午夜视频| 精品伊人久久| 欧美日韩综合网| 精品成人免费| 波多野结衣 作品| 久久综合狠狠|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国产精品视频九色porn| 波多野结衣国产| 日韩区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免费电影| 欧美中文字幕精品| 久久av国产紧身裤| 免费成人进口网站|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 日韩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 | 久久精品色妇熟妇丰满人妻| 午夜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www日本高清视频|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日韩av福利| 免费在线观看91| 国产一区导航| 欧美做受高潮中文字幕| 亚洲免费观看高清完整版在线| 中国a一片一级一片|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h片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蝴蝶传媒| 亚洲国产精品三区| 欧美国产丝袜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日韩精品欧美精品| 精品丝袜在线| 久久免费视频1| 国产亚洲一级| 日本japanese极品少妇| 五月天视频一区| 四虎免费在线观看| 91国产中文字幕| 免费福利视频一区| 老太脱裤让老头玩ⅹxxxx| 国产视频欧美| 亚洲激情 欧美| 天天射综合影视| 头脑特工队2在线播放| 69**夜色精品国产69乱|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影音欧美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www.99re6| 日韩网站在线看片你懂的| 影院在线观看全集免费观看| 99在线看视频| av成人激情| 蜜桃传媒一区二区亚洲| 欧美视频在线一区| 国产91在线视频蝌蚪| 99蜜桃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 av资源网在线观看| 国模私拍国内精品国内av| 5566成人精品视频免费| 欧美一性一交|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2018| 亚洲天堂999| 欧美大片在线看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导航| 免费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乱视频| 一炮成瘾1v1高h| 久久久亚洲国产天美传媒修理工| 精品人人人人| 亚洲 欧美 另类人妖|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爽黄69| 欧美人成在线| 一色道久久88加勒比一| 在线播放中文一区| 超碰高清在线|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天堂| 小说区亚洲自拍另类图片专区| 亚洲av成人无码一二三在线观看| 日本二三区不卡| 污网站在线免费看| 欧美主播一区二区三区美女 久久精品人 | 欧美精品密入口播放| 久久99爱视频| 亚洲国产aⅴ天堂久久|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入口| 日本一不卡视频| 色哟哟免费视频| 欧美小视频在线| 伊人福利在线|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国产va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91免费观看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