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營銷管理人員聚在一起都在感慨:“營銷管理工作真不是人干的”.確實如此,營銷管理人員奔波在全國各地,每天生活在焦慮之中.市場環境的惡化,企業的不景氣,經銷商的抱怨以及營銷員士氣的低落;在不斷拷打著營銷管理員的神經和意志.銷售指標在攀升,資源在枯寂;營銷人感到了肩上擔子的沉重. 當前各種營銷理論層出不窮,諸如體驗營銷,視覺營銷,目標營銷等等,;營銷大師們在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但在針對實際營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難以對癥下藥.本文選擇了營銷管理工作中有代表性的主要問題加以破析,希望能找到正確有效的解決之道.
第一癥:產品老化癥 這種病根在一些傳統老牌企業比較突出.這類企業曾經歷過輝煌,其產品曾被消費者所喜愛,在市場上有比較穩定的銷售量.但因競爭品牌同類產品的出現,而自己產品經營方式,產品包裝品種,廣告宣傳等多年的不變,市場處在逐步萎縮的狀態.而這類產品是企業是支柱產品,尚占有較高的份額.但成了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雞肋. 營銷人員對這類產品很是頭疼,該拓展的渠道都拓展了,該覆蓋的區域也都覆蓋到了.就是銷量在下降,顧客群體是減少.而企業沒有新產品去替代,日子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有這類癥狀的企業很多,如維維豆奶,南方芝麻糊等,還曾記得昔日的輝煌,現在在逐步淡出人們的記憶.
第二癥 渠道短板癥
其重要癥狀主要表現為,企業的銷售量主要集中了狹窄區域.渠道拓展困難重重.新市場花費了巨資,但進展緩慢.該癥狀對中小型企業更為明顯.企業的高速發展,在于各市場齊頭并進,.銷量過于集中,意味著企業抗壓指數低,風險系數大.國內一些知名企業也存在此癥狀,如乳品行業的上海光明,北京三元.作為上市公司,實力雄厚,但近幾年被伊利蒙牛遠遠甩在后面,關鍵點就在于市場拓展力弱,渠道短板.
第三癥:銷售不力癥.
這種癥狀主要表現為:優秀銷售人員短缺,人員流動快.新品推廣,市場拓展能力低.銷售管理水平低下,方式簡單.這癥最為明顯存在一些中小型企業和新創企業.銷售人員來自各行各業,未經過系統培訓,就匆忙上陣.以低薪高提成來刺激銷售人員.一旦銷售不暢,銷售人員紛紛改換門庭,企業更是雪上加霜.該癥狀的根源在于企業經營者思維的簡單.以為生產出產品,再招些銷售員,就能實現企業的運轉.
第四癥:大客戶依賴癥。 該癥狀集中在一些中小企業之中。表現為幾個主要客戶的銷售量占公司總銷量的50%以上,銷售主要集中在某個地區,大客戶的風吹草動,對公司經營有直接的影響。企業受客戶的牽制性大。往往銷售政策在大客戶那里受阻,銷售以幾類老產品為主,新產品的推廣緩慢。 該癥結的危害在于:企業發展緩慢,銷售力下降。新產品推廣不力,企業缺乏新的生命力。
第五癥:渠道紊亂癥
此癥狀表現為:渠道相互重疊,沖流貨現象嚴重;價格體系混亂,供銷差價低甚至倒掛,經銷商積極性減低,對企業失去信心。產品的銷量雖未減低,但企業對市場逐步失去控制力。該癥狀較為明顯地存在一些知名大企業,其根源在于銷售人員急功近利,管理力度低下;企業過于關注銷量,對市場資源透支嚴重。因渠道紊亂而導致企業整體的衰落的例子時有發生。如河北旭日升,沈陽的飛龍等。
第六癥:現金流梗塞癥
該癥狀主要表現為:貨款回轉慢,應收款不斷增加。企業資金流出現斷裂,不堪負擔。這種癥狀在一些中小型企業,尤其是一些對大型商超直營的企業尤為嚴重。大型商超銷量大,影響力高;但他們猶如一臺老虎機,占據了企業大部分的資金。漫長的帳期,企業對之無可奈何。現金流的梗塞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經營,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嚴重時會導致企業的倒閉。如當年的巨人集團,就栽在應收款過于膨脹上。
第七癥;招商不力癥
新企業創立,新產品上市;不少企業花費了巨資,但效果平平。各種交易博覽會如糖酒會,醫藥會,廣交會等,各企業大展拳腳,請名人助陣,大密度廣告宣傳以及各種促銷活動等,但都收效不大。在同質化產品競爭激烈的市場,招商工作難度越來越高。例如一家生產泡饃的企業,在招商會上請來了影視明星范冰冰,策劃大師葉茂中,相聲大師姜昆,會開得轟轟烈烈;但熱鬧過后,沒招到幾家客戶。沒過一年,該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銷聲匿跡了。
第八癥:產品跟風癥
歌中唱道:“跟著感覺走”。一些企業創新能力低,缺乏對市場未來發展的預判;干脆就跟著同類龍頭企業的步驟走。市場什么好賣,就生產類似產品。尤其是一些快速消費品行業,技術含量低;抄襲他人的包裝以及產品概念,省心又省力。龍頭企業撐大了市場,跟隨在后面多少能分一杯羹。產品跟隨策略,不但被中小型企業沿用;就連一些明星企業也紛紛采用。比較典型的如:達利園跟隨“小洋人”的妙戀推出的優先乳,念慈庵跟隨“王老吉”涼茶推出的“潤”飲料。其結果是投入了巨大的廣告宣傳費用,但銷售平平。 產品跟風癥對企業的傷害是巨大的。首先減低了企業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跟隨,模仿其他企業的產品,先把自己降為二流企業。其次產品的模仿雖比較簡單,但企業自身與被模仿企業相比,在市場資源,銷售能力以及人才儲備等方面,有先天的缺陷。取得成功的概率很低。第三,品牌建立講究的先入為主。“甘為人后”,很難超越領先者。大力度的廣告投入,其結果是為他人做嫁衣。如念慈庵企業今年對“潤”飲料的市場投入超過億元,而銷售額不足八千萬。 產品跟隨風的癥結所在是:企業過于自信自己的實力,淡化了自己的優勢點。被娃哈哈的“甘為人后,后發制人的”經營策略所誤到。企業缺乏創新機制,營銷方式簡單粗暴。
第九癥,管理多頭癥。
該癥狀主要表現為:企業管理組織結構混亂,管理人員職責不明。或者企業股東過多,權利不集中。發號施令的人太多,下屬人員無從適從。一些企業經歷了一段發展時期,應管理層的親屬關系,或者創始時多股東投入,職責不明,而導致后期管理上的混亂。領導多了,就成了沒有領導。該癥狀在一些家族企業,或股份制企業時常出現, 該癥狀對企業是危害是:企業工作效率的減低,人才的流失。人際關系復雜,內耗增加;企業喪失了發展的良機。比較典型的是廣東愛多電器公司,“愛多”VCD曾風靡一時,就因股權上的爭執,而導致企業的消亡。
第十癥:貪功冒進癥。
企業對市場過于樂觀,對自己實力過于自信;銷售管理部門為完成銷售指標,不計成本;在市場拓展上,不顧條件是否成熟,就多方位推進,全面開花。其結果是做了一鍋夾生飯。大量的產品堆在經銷商倉庫里,銷不出去。大筆應收款收不回來。銷售員們紛紛改換門庭,扔下一個爛攤子無人收拾。 貪功冒進癥讓企業名譽掃地,蒙受巨大損失。產品在市場銷售不暢,為后期再啟動增加了很大的難度。常常讓企業一蹶不振。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