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人問衣服的作用是什么,在得到了御寒、美觀等答案后,最有創意的回答是這樣的:使你看起來不至于太惡心!這是笑話了,但我想它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包裝設計存在的最根本原因-一個原始產品在經過種種方式的包裝美化之后,才成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商品。當消費者瀏覽柜臺時,包裝讓消費者和產品之間產生一種聯系,因此優秀的包裝設計能在瞬間把人們的需求與產品傳遞的信息聯系在一起-"人們用金錢來投票,選擇與之更對位的商品"。
好的包裝設計是銷售成功的關鍵。
人們常說包裝是最好的產品廣告,的確如是。在藥店琳瑯滿目的產品海洋里,在無法把廣告宣傳品鋪天蓋地的布滿終端的時候,傳達產品信息的唯一渠道就是產品包裝(尤其是非廣告產品)。我們的產品是中藥?現代中藥?西藥?處方藥?我們能做什么?我們的優勢是什么?價格區間在哪里?我們的兄弟姐妹(系列包裝)是誰?好的包裝設計能夠成功完成肩負的重大使命,讓消費者從蕓蕓眾品中識別出自己并誘導購買。
好的包裝設計的標準是什么?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這個顏色太悶了;這種字體我不太喜歡...... 我認為,從純視覺角度去評價包裝設計是不客觀的。那么如何來評價藥品包裝設計的好壞呢?
一是是否直觀-包裝設計是直觀的設計,據統計:消費者在瀏覽商品時,在每件產品上的停留時間不會超過半秒鐘,即使是象藥品即使這樣有高關注度的的商品,把目光停留時間翻一番,那在一秒鐘的時間里,我們又將告訴消費者什么呢?設計必須直觀、直接,樸素簡單與花里胡哨都是表現的手段,藥品包裝必須清晰明了,使消費者對其用途一目了然。
二是品牌是否醒目-藥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其產品本身的特性(產品尺寸、法律約束)決定了其包裝設計的一些規律,因為包裝尺寸不大,在有限的展示面中最突出的元素應該是該產品的品牌名稱。制造醒目品牌效果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放大品牌字-泰諾;可以制造強烈色彩對比-蘭美抒;可以進行個性字體設計-復方丹參滴丸......想想這些產品吧,我們如何象它們一樣,做到在有限的空間讓品牌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這的的確確是擺在每個藥品包裝設計師面前的挑戰。
三是有沒有體現產品功效和特點-最簡單的方式是將適應癥放置在僅次于品牌名稱的位置上,象很多的感冒藥;第二,獨特的產品特點一定要有鮮明的與之相配視覺表現,最典型的案例是最初的"白加黑"包裝,代表日夜的白色黑色各占畫面1/2做為底圖,品牌、產品在畫面醒目突出,體現白天白片、夜晚黑片的獨特產品賣點,簡單傳神,但不知后來為什么改成了帶有黃色色彩的包裝,令人費解。
四是有沒有創新的表現方式-用戈培爾的一句話來解釋:"第一個向世界傳達某種觀點的人永遠是對的",雖然不見得屢試不爽,但事情往往如此。在泰諾之后用適應癥+對號去表現有效,在可采之后用青花風格去表現傳統,在白加黑之后用色彩分割對比去表現日夜有效的產品概念......可以設計的非常漂亮、形似甚至是神似,但永遠是拾人牙慧,市場、消費者永遠只會記得第一次用新方式表達的產品。包裝設計是競爭的設計,在藥品高度同質化的今天,做到 創新表現是難中之難,夸張的講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有鮮明的產品特色是基礎,有醒目的設計師則是運氣嘍。
五是是否符合產品的身份-所謂身份,包含自身歸屬、價格因素、消費群定位等等,包裝設計者應該充分分析產品身份后再著手工作。
西藥有西藥的方式,中藥有中藥的方式,用毛筆筆觸寫出雷尼替丁的字樣,用巨大的英文字母去寫牛黃上清丸都是不符合自身歸屬的表現方式(也不是絕對,需要看創作者的思路和畫面控制能力);價格決定包裝成本:一個普藥的產品用復雜的圖案和制作工藝去完成包裝也是不明智的;對什么人講什么話:如兒童用藥就要用兒童或者家長熟悉的方式去傳達信息。
你將聽到的三大謊言
任何原則都存在著過于呆板的隱患。當一些原則不再產生積極的影響時,當它開始阻礙包裝設計的發展時,它就變成了謊言。
這些謊言帶來兩個惡果:低劣的作品和無用的作品。
⑴信息展示論-包裝上應該展示盡可能多的信息。在有限的空間里是做不到無限的可能的,面面俱到等于面面不到,還是上面的觀點,一秒鐘能說清什么就說什么吧。
⑵成本控制論-在有了廣告支持,包裝上沒必要大動干戈,節約成本吧!如果把購買行為比做相親,總要打扮的漂漂亮亮再去吧,吹噓的再好,真人一露相變成了見光死,相信什么媒婆(廣告)也沒辦法挽回的。包裝上花的錢是投入而非支出,想得到回報,包裝是重要一環。
⑶設計至上論-優秀的設計可以彌補材質和制作的不足。如果按比例劃分,一個成功的包裝,設計只占到50%,執行部分也占一半的比重。優良的材質,精湛的加工工藝是設計師原創體現的最佳保證,也是產品優良品質的有利證明。
創作之前的創作
"困難不是劃線,而是知道在哪里劃線"。任何一個嶄新的包裝設計課題都是一次新的挑戰,在沒有掌握所有信息之前,相信大部分設計師也是一頭霧水,只根據個人經驗去嘗試創作是危險和不負責任的。調查是伙伴,研究是朋友,當設計師越了解產品,越了解觀眾,越了解市場狀況,越能把握精準的設計方向。在創作之前,對藥品企業、對產品自身、對競爭對手、對消費目標進行有效的調研,決定創作的方向,是創作之前的創作。例如:在產品調查方面我們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客戶問卷。客戶來回答廣告公司提出的問題,幫助設計師了解狀況。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