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常革蘭氏陽性菌不容易產生耐藥性,因為其沒有性纖毛存在,耐藥基因不可能通過接合方式在細菌與細菌之間傳播。而革蘭氏陰性菌有性纖毛,較易產生耐藥性,尤其是腸道桿菌特別容易產生耐藥性。
2.聯合制劑不容易產生耐藥性,因為聯合制劑往往是二種以上方式同時作用于某細菌,從多途徑或在多方面阻礙細菌的代謝活動,影響其生理功能,可更有效殺菌或抑菌。即使細菌對其中一種抗生素有耐藥傾向,另一種仍會起作用。同時對兩種抗生素都產生耐藥性的可能性極少(10-4×10-4=10-8)。如在市場上暢銷多年的利高霉素,由于含有兩類抗生素(林可霉素和壯觀霉素),兩者具有強協同作用,所以菌株極難產生耐藥性。
3.在各種抗生素藥中磺胺類較易產生耐藥性。
理想抗生素需具備:殺滅病原微生物、長效高效、給藥方便、安全、無副作用,感染組織穿透性好,不易產生耐藥性,配伍性好等特性。根據畜禽發病的基本情況和臨床癥狀等,獸醫可憑經驗做出初步判斷,采取經驗用藥或對癥治療,以減輕或消除疾病的癥狀,有助于恢復機體機能,提高畜禽自身的抵抗力:條件允許的話,盡可能做出診斷,這樣可選用針對性較強的抗生素及時控制感染、避免二重或激發感染的發生,同時可減少藥物本身的不良反應。避免誤診所帶來的治不好、治不徹底,導致感染不斷升級,病程拖延的被動局面。通常應采取對癥治療與對因治療相結合的辦法來。對暫時不能診斷或做藥敏試驗的單位來說,可根據用藥后的療效來判斷藥物是否合適,用藥后畜禽發病及死亡減少或動物精神及食欲有所好轉,可表明藥物管用,否則說明治療不當或藥物有問題,應考慮更換用藥。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