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莫斯科動物園的動物學家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動物園是動物的特殊生存環境,人類則是該環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動物行為的影響最大。研究人員還發現,動物也具有依賴性。
對于動物來說,動物園生存環境與自然環境有著很大的差別,最主要表現在動物園生存環境的穩定性和可預見性兩方面。自然環境是不斷變化的,也是不可預見的:氣候在變化,地形在改變,要隨時提防在大自然中共生的猛獸,還要隨時防止不可預見的各種襲擊。但是,動物園卻幾乎是永遠不變的鐵絲網圈,有遮擋風雨的小屋,每日可按時得到“口糧”,也不必擔心任何外來猛獸的襲擊。可以說,動物園里動物的生活具有預見性。
生存在自然環境中的動物盡管要承受變化莫測的環境壓力,但卻并不一定是壞事,合理的壓力對動物來說是非常必要的。研究表明,沒有壓力的動物會無意中產生各種惡習和疾?。荷袂榇魷捠?、具有攻擊性、破壞衛生環境和拒絕哺育后代等。因此,為了影響動物的行為,研究人員盡可能為動物提供了各種不同的環境,比如掩體、假山、洞穴等,甚至為動物提供活雞來刺激它的捕食能力。
研究人員在研究了動物園中動物平時、夜晚和星期一的行為后發現,對動物影響最大的是與動物保持著經常性和關系非常緊密的人,例如飼養員。飼養員為動物提供食物,清理生活環境,與動物的關系最為密切,成為動物生存環境中的主要因素。
研究還發現,星期六和星期天參觀者比較多時,動物的活動性會大大降低,它們會盡量躲避人的目光。但在星期一沒有參觀者時,動物會表現得非?;钴S,它們不但不躲避人,相反還會非常關注參觀者,比如海象甚至會主動向參觀者噴水等。這表明,動物其實也非常希望能控制環境。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