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我經過期貨行業的鍛煉,已經開始從事經紀人代理工作了,我代理10萬元的投資,參與鄭州商品交易所的綠豆品種交易,此時的月收入已經是1200元以上了,可以說是當時的高收入階層。在激烈的交易后,我們的心情也象市場行情一樣火爆,下班了,就是和同事們一起到飯店吃飯、喝酒,沒有覺得賺錢有什么難的,我是抽4.5元的“茶花”。公司的老板常“教育”我們抽煙要抽名牌,最好就是抽進口的煙,才能體現職業品位。他的口號:555永不倒! 95年,我也開始做公司經理,此時的我們是青春得意,躊躇滿志,在日常工作中我也開始了抽煙品位的提升,這時候,我是抽8元的“白劍”香煙。 96年,我開辦了自己的公司,經過自己的職業努力,公司業績是突飛猛進,收入也高了。此時,我也開始抽“555”牌香煙,自己抽的加上應酬1天要消耗3包555煙。因為,賺錢容易嘛,我根本沒有把花錢當回事,曾經流傳一句玩笑:錢是王八蛋,花完再去賺。超前消費觀念也已經開始影響我的生活開銷,中午時間進展就隨便大眾餐應付了,晚上是去夜市找各地的傳統小吃,每晚餐費在30元左右,還要經常和朋友們去飯店吃飯。此時根本沒有了理財的觀念,有朋友帶著他的朋友來我所在地開展市場拓展,我就是為了滿足朋友的面子,安排了他們一行5人(有4個我就不認識)的吃飯、喝酒、娛樂、旅游風景區,3天時間花費了900元,我沒有眨眨眼睛,反正板臺的抽屜里還有100面值現金一沓。
此時的浮躁心態就是瘋狂. 98年,隨著國家證監會對期貨市場的政策整頓,活躍了幾年的綠豆品種取消,市場進入了蕭條期,此時,賺錢已經是每天要考慮的事情了,我們的煙牌子也換了,我開始反思以往經歷的問題,也對煙的認識有了新的看法。
我不再堅持“555用不倒”的錯覺,改抽3元的“洛煙”。我覺得事業的成功與否根本不需要用香煙的牌子來體現,這根本就是一種精神和金錢上的浪費。我也見到了曾經“教育”我們“555永不倒”的前老板,他此時也是在抽“云煙”,經過了商業風云的變幻,大家的心態都理性了很多,沒有了以前的狂妄和張揚,留下的只是務實的人生看法…… 隨著我們對人生感悟的增加,心態也已經進入了平靜祥和的狀態,歲月的洗禮褪去了我心靈深處的浮躁,顯現出來的是對生活、對人生、對工作的平靜和哲理性的看法。當我再次以總經理的身份開始廣東職業生涯的時候,我還是抽幾元錢的香煙,只是牌子沒有固定的。只是在外出談判時,會買一包12元/包“555”或8元/包的“萬事發”(日本產),但是,我發現臺灣同胞并喜歡抽,他們抽“長壽”(臺灣產)、“中南海”之類,我開始嘗試抽“中南海”,4元/包,一是價格適中,二是適合大家接受。結果我發現我開始喜愛該牌子香煙的口感,就一直延續了4年了,至今還是抽“中南海”煙。也有朋友問我;你身為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就抽幾塊錢的煙?不合適吧。我就告訴他們什么是生活態度,什么是職業標準,要靠自己的職業素質和水平來取得客戶的合作信任,不是單靠香煙就能解決問題…… 賺錢的容易與否,環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職業人的心態調整。
創業難,守業更難。錢多的時候要想到會有缺錢的那一天,千萬記得:職業人的風光不是靠高檔煙能支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