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行性感冒簡稱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類感染病,主要發生在雞、鴨、鵝、鴿子等身上。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傳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為A類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禽流感通俗地說,就是禽類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類的一種從呼吸系統到嚴重全身敗血癥等多種癥狀的傳染病,禽類感染后死亡率很高。其傳染源主要是雞、鴨,人類在直接接觸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糞便或直接接觸H5N1病毒都會受到感染。此外,通過飛沫及接觸呼吸道分泌物也是傳播途徑。
人類患上禽流感后,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早期癥狀與其他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現為發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等癥狀。大多數患者治愈后良好,病程短,恢復快,且不留后遺癥,但少數患者特別是年齡較大、治療過遲的患者病情會迅速發展成進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出血、胸腔積液等多種并發癥而死亡。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