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2月19日電 當地時間2月18日,美方不顧中方多次嚴正交涉,執意安排奧巴馬在白宮地圖室以“私人會面”形式會見達賴。有香港報章認為,此舉暴露美國的冷戰思維死灰復燃,企圖制造事端,遏制中國發展。 港《文匯報》19日的社評說,美國總統不論以任何方式接見達賴,都是粗暴干涉中國的內政,對中美關系造成嚴重傷害。美國若不放棄過時的冷戰思維,執意損壞中美之間的互信合作,到頭來,肯定會傷及自身。
文章認為,聯系近期接連發生的美國對臺軍售、谷歌事件、以及中美貿易糾紛等外交摩擦,反映金融海嘯后中國經濟強勁復蘇,但美國經濟至今沒有明顯改善,美國民眾對奧巴馬不滿上升。奧巴馬政府為擺脫困境,制造事端,以轉移民眾的視線。同時,美國擔心中國的壯大危及美國的霸主地位,不惜重拾昔日冷戰思維,視中國為全新對手,不斷制造沖突,為中國發展設置阻礙,令中美關系蒙上陰影。
該報說,中美關系“和則兩利,斗則俱傷”。中美兩國的利益并非零和游戲,共同合作方可互蒙其利。美國不應抱殘守缺地采取打擊、遏制策略,而應包容接納中國的崛起,使兩國和平共處,共謀發展。
《大公報》署名“王道”的評論說,中國近年來驕人的成績,使西方列強張口結舌。歐美紳士們變成了“雙面人”:一方面,要求中國對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另一方面,則大力鼓吹“中國威脅論”,妄圖拖慢中國的前進步伐。
文章認為,在這種時刻,中國人要堅持中庸之道。首先要珍惜來之不易的成果,搞好自己的工作,“斗而不破,和而不同”,繼續韜光養晦,等到翼毛豐盛了,那就什么事情都好辦了。
《星島日報》的報道引述華盛頓大學教授沈大偉說,奧巴馬若視達賴為宗教領袖,就應在中立地點如教堂等見他,但“會見在白宮,就是政治舉動,將激怒中國”。報道亦說,去年底開始,奧巴馬開始對華取態強硬,有分析稱是因應美國中期選舉、安撫國內反對勢力,進而穩固其執政地位。
《明報》則引述美國媒體中美國多位中國問題專家評論指出,西方不應奢望中國西方化,也不應認為北京會輕易屈服,應正視中國的崛起。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