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號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獸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特征為口腔黏膜和蹄部皮膚形成水皰性潰爛,蹄殼脫落,不能站立,能侵害多種動物,人也能感染。病豬以蹄部,口部水皰為主要特征,體溫升高至40℃-41℃,精神不振,食欲減少或廢絕。口腔黏膜形成小水皰或糜爛,蹄冠、蹄叉、蹄踵逐漸形成潰爛和蹄殼脫落,并有細菌感染,可引起死亡,加大損失。
五號病防治方案:受威脅場(周邊有發病場)處理:病毒在低溫下活力強傳播速度快,冬季豬場應實行封鎖,禁止外來人員進入場內。加強消毒可使用0.5%的過氧乙酸對豬群消毒,一天2次;使用2%的戊二醛對豬欄內消毒,一天1次;豬欄舍外用氫氧化鈉進行消毒,一天1次。緊急接種口蹄疫合成肽疫苗,接種疫苗時分針注射速康,用來彌補免疫空白期,提前提高疫苗免疫反應。
五號病的防治方案:加強接種:豬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公豬3個月接種一次,每頭每次4毫升-5毫升。后備母豬產前30天接種,每頭4毫升-5毫升,產前10天再次進行,每頭每次接種5毫升。子豬出生70天接種,每頭3毫升,100天加強接種,每頭5毫升。注意:注射疫苗時不要使用抗病毒藥和大劑量抗生素,選用優秀的疫苗在免疫前3天后飲水活力源增加疫苗疫反應。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