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雞育成期應做好哪些日常管理工作?
(1)溫度:從育雛轉到育成雞階段,給溫、降溫、停溫要逐登改變,不要突然變化太大。一般情況下,晝夜溫度如果達到18℃以上,就可停溫,當遇到大風降溫天氣仍要適當給溫,并注意觀察夜間雞群的情況,以減少意外事故發生。
(2 )飼養密度:61 ~ 90 日齡的育成雞,每平方米室內地面容雞密度為8~10只;91~140日齡雞為5~6只。雞群密度不宜過大,否則會影響雞正常生長發育。有條件反射,聽從呼喚,要防止大雨淋濕,受涼感冒,要防止獸害。
(3)雞舍內通風換氣:育成雞的生長發育旺盛時期,正處于夏天炎熱季節,一次雞舍內空氣要新鮮,要注意通風換氣,特別是夜間。當舍內夜間溫度高于18 ℃ 時,可將雞舍窗戶適當打開一部分,但要注意雞的安全,夏季和秋季雞舍窗戶應設鐵紗,以便于通風換氣并防止獸害。
( 4 )及時分群管理:第一次分群可按雞體質強弱、大小,公母等進行分群管理,每群300 ~ 400 只;育成雞生長到3 月齡之后“十美”特征即逐漸顯示出來,雌雄形態特征從外形上已明顯區分。這時對種雞的選擇應開始進行。這次選種應以體形發育健康狀況為主,第二次選種則以“十美”特征為主。
( 5 )沙浴:雞有沙浴特性。沙浴對雞來說,也是進行運動的一種方式,沙浴后羽毛千凈。因此,要給雞創造沙浴的條件。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