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泌乳后期奶牛的飼養管理
世界各地的奶牛業人士都在努力爭取用經濟方法生產大量的優質牛奶,并同時考慮牛群的健康及繁殖效率。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們應該為泌乳周期的各個階段充分創造條件。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干奶牛日糧及過渡期日糧。本文的目的是調查、了解干奶之前的階段——即泌乳后期奶牛的飼養管理。
為下一個泌乳期做好準備工作早在上一個泌乳期,遠在干奶之前,就已開始。在泌乳后期(產奶200天之后)應關注奶牛的體膘膘度,確保奶牛獲取足夠的營養以補充奶牛體內營養儲存。
應監測奶牛的體膘膘度評分(關于奶牛體膘膘度評分,如想了解更多的信息,請參閱中加奶牛項目的有關文章),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為體膘膘度不足的奶牛在下一個泌乳期缺乏持續性,導致產奶量低于遺傳潛力。偏瘦的奶牛由于沒有足夠的能量儲存,因而往往導致繁殖效率低下。但另一方面,過于肥胖的奶牛容易在產犢時患代謝性疾病(如酮病/脂肪肝、真胃移位、胞衣不下、子宮炎、子宮感染和卵巢囊腫),因而在產犢時使奶牛具有良好的體膘將在許多方面得到回報。
研究表明:在泌乳后期改變奶牛的體重和體膘比在干奶期其營養物質的利用效率要高得多。目前使用比較普遍的是用5分制方法對奶牛進行體膘膘度評分(1分—非常瘦,2分—偏瘦,3分—正常,4分—略胖,5分—嚴重肥胖)。泌乳早期的奶牛,如產奶性能較好,則體膘膘度評分應在2.5 – 3.25之間,泌乳中期的奶牛,則體膘膘度評分應在2.75 – 3.25之間,泌乳后期的奶牛,則體膘膘度評分應在3.5 – 3.75之間,以確保奶牛營養儲備以便下一個泌乳期產奶所需。因而我們建議在泌乳中期應對奶牛的體膘進行膘度評分,以確保在泌乳后期奶牛體膘膘度的恢復。
這一領域成功的關鍵是:在泌乳后期使奶牛的體膘恢復到一定的膘度,并且在整個干奶期都保持這一膘度。
奶牛泌乳的各個階段理想的膘度評分
泌乳階段 理想的膘度評分 范圍
干奶期 3.5 3.25 – 3.75
產犢時 3.5 3.25 – 3.75
泌乳早期 3.0 2.5 – 3.25
泌乳中期 3.25 2.75 – 3.25
泌乳后期 3.75 3.5 – 4.0
生長的青年母牛 3.0 2.75 – 3.25
青年母牛產犢時 3.5 3.25 – 3.75
關于日糧,泌乳后期的奶牛單獨飼喂將會得到回報,泌乳200天到干奶期間奶牛應早已懷孕,這一階段比泌乳200天之內體脂沉積效率要高。如果這一階段奶牛體膘膘度變化較大,則最好分群飼養以便根據體膘膘度進行飼喂。
泌乳后期產奶量下降,因而奶牛對價格昂貴的補充飼料如過瘤胃蛋白的需求量也相對減少。
同時這些奶牛的采食量達到了最高峰,因而這時候日糧中的粗料比例應達到最大量。
應為泌乳后期的奶牛單獨配制日糧,為這些奶牛單獨配制日糧有幾方面的作用:一是幫助奶牛達到恰當的體脂儲存;二是通過減少飼喂一些不必要的價格昂貴的飼料如過瘤胃蛋白和脂肪飼料來節省飼料開支;三是增加粗料比例將能確保奶牛瘤胃健康,從而保證奶牛健康。
作為奶農及奶牛專業技術人員,我們有責任從整體角度來看待牛奶生產,如能記住奶牛生產周期的各個階段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的,則能使奶牛的健康狀況、產奶量及牧場的經濟效益達到最佳。在泌乳后期使奶牛保持合適的體膘膘度對奶牛的健康和下一胎次的產奶量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泌乳后期奶牛的營養需要量
干物質采食量 (kg) 19
粗蛋白 CP(%) 14
*DIP; % of CP (DM) 68 (9.5)
UIP; % of CP (DM) 32 (4.5)
SIP; % of CP (DM) 34 (4.8)
總可消化養分 % 67
泌乳凈能L (兆卡/kg) 1.53
無氮浸出物 % 3
酸性洗滌纖維ADF % 24
中性洗滌纖維NDF % 32
* 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NFC % 34
*NFC與 DIP之比為 (干物質%) = 3.5:1
日糧干物質中的常量元素 %
Ca 0.60
P 0.36
Mg 0.20
K 0.90
Na 0.20
Cl 0.25
S 0.25
每天維生素喂量(國際單位IU)
維生素 A 50,000
維生素 D 20,000
維生素 E 200
DIP:瘤胃降價蛋白
UIP:過瘤胃蛋白
SIP:可消化蛋白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