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添加劑是實現動物全價營養不可缺少的關鍵物質,是配合飼料的核心組成部分,與能量飼料、蛋白質飼料一起構成了配合飼料原料的三大支柱。飼料添加劑具有提高飼料轉化率、改善飼料的適口性和畜禽健康狀況、促進動物的正常發育和生長、提高動物的繁殖力和生產性能、便于飼料的貯藏與保存以及改善飼料的加工性能等多種作用。因此,在畜禽和水產養殖業中合理地使用和添加飼料添加劑會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 我國飼料添加劑的發展現狀
我國的飼料工業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才發展起來的新興工業,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起步較晚,但仍在過去短短的20年內取得了飛速的發展,2005年我國配合飼料的生產能力己達到了10000萬噸。
當然,我們在肯定我國飼料工業發展所取得的成績的同時,還須正視我們與發達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差距。作為飼料工業之核心的飼料添加劑工業,我國與發達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差距則更是明顯。目前我國批準使用的飼料添加劑種類只有191種。我國飼料添加劑的生產能力雖在逐年增加,但仍與我國養殖業對飼料添加劑的需求量相去甚遠,一些大宗飼料添加劑產品如維生素A、E及蛋氨酸等仍須大量進口。
不難發現,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的飼料添加劑品種少,產量低,且有多種產品尚未形成規模化生產。此外,由于飼料添加劑的研究開發在我國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人力、物力的投入還遠遠不夠,技術儲備相當匱乏,因此很多的新型飼料添加劑根本沒有能力生產,而不得不依賴國外進口來滿足我國養殖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2 飼料添加劑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近幾年二惡英、瘦肉精等與食品安全有關的一系列事件的發生,無污染、無殘留和無公害的安全綠色食品已逐步成為人們一種新的消費追求。要生產出綠色安全的畜產品,就必須從源頭抓起,嚴把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的質量和安全關。對影響畜產品安全的飼料添加劑要嚴格限制或禁止使用,如在飼料中添加使用的抗生素飼料添加劑,由于其長期大量使用而引發的病原微生物的抗藥性問題及其在動物體內的殘留問題的嚴重性已經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從2006年4月1日開始,歐盟已禁止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類飼料添加劑。我國也已經開始限制抗生素在飼料中的添加和用量,不久的將來,抗生素在我國也終將被禁止在飼料中添加。當然,對于那些允許使用的飼料添加劑,我們也要科學合理地添加,不能超量、超時(如僅在仔豬料中添加的飼料添加劑在生長豬階段仍在使用)使用,要充分認識到飼料添加劑的安全生產和使用對人類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我國飼料添加劑的發展趨勢
加大研發力度,開發綠色、高效的飼料添加劑
我國飼料工業起步較晚,因此在初期對飼料添加劑的研發投入很少,無法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隨著我國飼料工業的飛速發展,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我國對飼料添加劑的研發力度也在不斷加大,開發高效、綠色的飼料添加劑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新型的飼料添加劑應具有對生態環境無污染、在動物體內基本無殘留等特點,在開發時應注意合理地利用資源,做到可持續發展。例如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就是結合我國十分豐富的中草藥資源所自主研發的一類新犁飼料添加劑產品。天然中草藥取自動植物、礦物及其產品,具有各種成分結構的自然狀態和生物活性。同時,這些物質經過長時間的實踐和篩選,保留下來的是對人和動物有益無害和最易被吸收的外源精華物質,具有純凈的天然性。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多能性產生于其本身的許多成分和合理組配。中草藥多為復雜的有機物,一般均含有有機酸、生物堿、甙、揮發油、蛋白質、多糖、淀粉、維牛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成分。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具有補充營養、增強免疫、激素樣、維生素樣、抗應激、促進畜禽牛長,提高飼料轉化率、改善畜禽產品品質、解毒驅蟲、防霉抗菌等多種作用。
建立完善的飼料添加劑的政策法規、質量標準和監管體系
為了生產出安全、高品質的畜產品,制定科學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的質量標準是十分必要的。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和地區都非常重視飼料添加劑的營養標準化研究。早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就已制定了lOO多種飼料添加劑的質量標準,并每隔3~5年都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必要的修正以使其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也已陸續頒布了多項飼料添加劑質量標準。此外,還制定了如《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等多種政策法規來對飼料行業進行規范化管理,并不定期的對制定的法規和質量標準進行必要的修正(如農業部318號公告規定的《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即是對105號公告規定的《允許使用的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的修正)以適應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
飼料添加劑生產應做到規模化、品牌化
國內外飼料行業的發展都遵循一個共同的規律:發展初期,廠家眾多、規模小、不注重發展品牌產品;隨著行業發展的深入,一些不注重發展品牌產品的企業和廠家或被有品牌產品的企業所兼并,或被市場所淘汰。有品牌產品的企業越做越大,品牌效應也日益明顯。飼料行業終要從最初的規模小、數量眾多的小企業發展成為規模大、品牌效應明顯的大企業。
我國飼料添加劑未來幾年里研究發展方向
多糖、寡糖及其衍生物
糖類化合物所具有的特殊生理功能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在未來的發展中,多糖和寡糖及其衍牛物將會成為提升動物源性產品品質的重要飼料添加劑。其中多糖類產品可能主要為源于酵母細胞壁的β-葡聚糖,源于微生物和植物的甘露聚糖,源于植物果實及海洋藻類的果膠和褐藻膠。寡糖類產品主要為木寡糖、甘露寡糖、殼寡糖、果寡糖、寡聚半乳糖醛酸和寡聚甘露糖醛酸及其衍生物。
中草藥及植物類
中草藥和植物類飼料添加劑是我國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此類產品的未來發展方向可能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具有特殊功效的中草藥或天然植物中活性成分的確定,二是天然成分分離純化及工廠化制備,三是中草藥組方和特殊加1技術研究,四是檢測方法的建立和產品質量標準的制定。
多肽和寡肽
對于肽類物質的研究,可能主要集中在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和寡肽上,其產品主要有乳鐵蛋白及肽、酪蛋白肽、轉鐵卵清蛋白及肽和植物蛋白肽如大豆蛋白肽、玉米蛋白肽等。
特異性生物酶
牛物酶制劑對于飼料工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在繼續提升現有大宗生物酶制劑產品品質的同時,生物酶制劑產品的發展極有可能向特異性牛物酶如脂肪分解酶、糖蛋白酶以及滿足飼料加1需要的特性酶類產品轉變。
新型微量元素類
眾所周知,礦物質微量元素是不可再生性資源。目前采用的微量元素絕大多數是無機類化合物,其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的污染及對人類構成的危害己逐漸顯露出來。因此,為了滿足飼料工業和畜牧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同時也為了減少環境污染,新型微量元素類飼料添加劑如無機鹽類化合物的堿式銅、鋅等以及有機鹽類化合物的氨基酸螯合物、寡肽螯合物等將會成為現有微量元素添加劑的替代產品。
短鏈脂肪酸及其衍生物
短鏈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可改善動物腸道pH值,抑制腸道病原菌的繁殖或可將其殺死,起到飼用抗牛素的一些功效。可以說短鏈脂肪酸如甲酸、丙酸、丁酸及其衍牛物將會是未來值得注重的。
綜上所述,我國飼料工業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以來,到現在為止已經取得了相當顯著的成績,也出現了一些諸如新希望、六合等規模較大、有一定品牌效應的企業。但隨著全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要想使飼料行業更深入、更健康的發展,我國的飼料添加劑行業還需更加重視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飼料添加劑的研發、進一步完善飼料添加劑的質量標準和監管體系以及使飼料添加劑的生產規模化和品牌化,因為只有生產出質優價廉的飼料添加劑產品,才能更好地適應愈來愈激烈的、全球一體化的市場競爭。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