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胃臌氣是奶牛比較常見,也容易治療的病癥。但是還是有很多牛場農戶因瘤胃臌氣死亡的現象,給奶戶造成極大損失。
主要原因:一是奶牛采食了大量易發酵青草或苜蓿等;
二是發現不及時;
三是采取治療措施不當。
預防措施:
1、限制青綠飼草的數量,每頭牛日喂量不超過15公斤,青苜蓿不超過10公斤。特別蘿卜、甜菜、帶露水青草等。
2、飼喂后要注意觀察,突然添加青綠飼料時,由于適口性好,奶牛采食量增加。在饑餓時猛采大量青綠飼料最容易發生瘤胃臌氣,所以一定要注意觀察。
3、飼喂后12小時之間觀察一次,大部分奶牛都發生在采食后12小時左右,臌氣牛腹圍很大,呼氣有“哼吭”之音,左側肋窩凸起,按之有彈力,敲之如鼓、四支叉開等現象。
二、治療原則:消脹、制酵
治療:
方法1:先對于左側肋窩凸高過脊背者,必須先放氣,用氣針或20號靜脈針頭,從左側肋窩垂直刺入按緊針頭,先緩慢放氣35分鐘左右,直到無氣為止。消毒針口,按壓針眼,防止串皮。
方法2:用植物油2斤、小蘇打(或者熟石灰)2兩、白蘿卜籽2兩(炒黃,搗細)加水適量,一次灌服。
方法3:用棉籽油500ml、食用堿面2040g,加水適量一次灌服。
體會:對奶牛瘤胃臌氣,腹壓不是太大的用方法2、3即可。灌服后驅趕運動半小時,脹氣即可消失。
總之,不論是泡沫性或非泡沫性臌氣以上三種治療方法都有較好療效,既方便又省錢,效果可佳,不防一試。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