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頭肉牛育肥出售,凈賺20多萬。”談起今年的養殖收入,額敏縣郊區鄉北郊村農民石福林一臉喜色。石福林從去年加入養殖合作社后,每年純收入都在20萬元以上。
他家的養殖場干凈整潔,一排牛棚矗立中央,左邊是堆得高高的麥草垛子,右邊兩座青貯窖散發著濃濃的發酵秸稈味。不光是他家,周圍的養殖戶庭院格局一律如此。
額敏縣郊區鄉為了扶持更多農民發牛財,去年和今年專門派了一名黨建指導員,解決養殖戶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難。這名黨建指導員去年就為養殖基地爭取到了15萬元建設項目資金;還積極協調農業銀行及信用社,給養殖戶畜牧貸款2200余萬元。
去年借,今年還,大家都有了誠信記錄,今年貸款就很順利。現在該鄉養殖基地養殖戶已由起初的152戶發展到206戶,建有暖圈280棟(占地5.04萬平方米),年出欄牲畜占到全鄉養殖數量的40%多,實現純利潤1542萬元,戶均收入7.5萬元。
2003年以來,額敏縣充分利用郊外荒堿地,逐步配套養殖基礎設施,將分散的養殖戶集中連片進行標準化養殖。依托城郊結合部地緣優勢的郊區鄉在郊東、郊西、郊南規劃建設了仁和、惠隆、惠豐三大養殖基地。而且,養殖戶們可以自愿選擇加入基地,有的選擇離家近的;有的選擇離活畜交易市場近的;有的選擇交通方便的。石福林就看好了建在家門口的仁和養殖基地。
現在額敏縣的養殖格局是,通過在天然草場建成的新疆褐牛良種自繁自育基地給三大養殖區提供優質畜種,然后集中養殖育肥,再通過萬通活畜交易市場進行初步加工和銷售。目前,這種經營方式讓惠隆、仁和、惠豐三大養殖基地直接帶動了8個養殖專業村,10000多個養殖戶賺了大錢。據了解,三大養殖基地讓郊區鄉和額敏鎮農牧民的人均收入分別達到了7651元和5740元,比上年增長了500元和400元。
來源:中國畜牧街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