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湖南的某養殖戶為了仿造鱔魚的自然生存環境,把自己家的水泥池里鋪上泥土養鱔魚,但是沒想到造成死魚的現象出現。
請專家一分析,原來問題就出在這人工泥土上,加了泥土的水特別容易渾濁,水一渾濁,鱔魚不容易觀察得到。因為池水混濁,鱔魚歡實不歡實,愛不愛吃食,有沒有剩飯,這些都看不到。有病的鱔魚也不能及時發現,馬上挑選出來,所以產量很難提高。第二點就是,年底捕撈的時候,也特別費勁。因為到了11月份以后,鱔魚進入冬眠期,都鉆到泥里睡覺去了,捕撈的時候就非常麻煩,必須要把泥土全部翻起來。可這一年當中,年底時鱔魚的行情最好,能賣上高價,鱔魚這一鉆,就把養殖戶的效益都給鉆沒了。
經過幾年的失敗教訓,養殖戶懂得了,沒有技術可真不行。于是,他到全國各地的鱔魚養殖場去學習、取經。一打聽,敢情人家現在都興無土養殖技術了,也就是池塘底不鋪泥,用清水來養小鱔魚。而催肥的商品鱔魚,多是用網箱來養,這樣隨賣隨撈,方便省事。
鱔魚養得好不好,通過觀察水草和水體就能知道。因為水草養得好,就能跟鱔魚起到一個相互的作用。鱔魚需要排出二氧化碳,那么水草產生氧氣,它們就起到一個共同互惠的作用。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鱔魚在水草里面鉆來鉆去,可以松動水草根,對水草透氣也有好處,所以這個水草長得比較茂盛,比較好看。茂盛的水草,不僅能給鱔魚遮陽,而且還能凈化水質,為鱔魚提供一個棲息、納涼,舒適的家。鱔魚的生活環境好了,自然也就不生毛病。
另外,通過看池水,也能判斷鱔魚的生長情況。鱔魚有愛干凈的習性,到了晚上活動的時候,它把一些糞便、一些殘渣,推到池子旁邊,所以池水特別清、比較爽、比較干凈。如果養殖戶早晨巡視時,發現池塘邊上有垃圾,而水草下面很干凈的話,就證明鱔魚生活起居正常,身體很健康。生活環境舒適、衛生,就有利于鱔魚的生長發育。
本文來源:科技苑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