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奶牛的繁殖生理機能中,正常發情和排卵是保持正常繁殖力的基礎,因為沒有正常發情(排卵),母牛其他的生殖生理活動就失去了意義。
在奶牛生產中,不發情較常見。奶牛不發情是母牛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卵巢機能受到擾亂,卵泡發育受阻,性周期停止。它使母牛不能及時配種,使牛群參配率下降,進而降低牧場繁殖率,產犢間隔延長。繁殖人員對14月齡以上的后備牛不見發情癥狀的和產后 60天不發情的母牛,應及時進行分析和生殖檢查,并從改善飼養管理和應用生殖激素著手,使其恢復性周期。
1.奶牛不發情的臨床表現類別
1.l 后備牛達到性成熟年齡時,沒有發情周期出現,或達到性成熟年齡后出現一兩次發情,以后又長時期不發情。
1.2母牛分娩后長期不見發情表現
1.3母牛分娩后出現1—2次發情,以后長時期不再發情
2.引起不發情的因素
2.1營養因素:飼料喂量不足,品質不良,營養負平衡,常導致母牛消瘦
2.2牛只健康因素:母牛患有代謝疾病、蹄病和寄生蟲病等其他疾病,引起體質下降
2.3子宮疾患:如子宮積膿、干尸化、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炎等,使子宮內膜炎不能釋放PG,體內溶解黃體的機制遭到破壞所致
2.4內分泌和神經調節機能紊亂
2.5管理不善,運動不足,牛只近親交配等。
3.不發情奶牛的癥狀及診斷要點
3.l 奶牛不發情的外表癥狀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