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401636839 于 2011-3-9 06:16 編輯
主要霉菌毒素毒性與中毒機理: 黃曲霉毒素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最致命的毒素,比較氰化物的毒性要強10倍以上,是首先需要關注的霉菌毒素。發達國家對它的規定也最早最細。美國FDA 對黃曲霉毒素的限量標準比其它霉菌毒素要低幾百倍,可見它的毒性之強,危害之大。其它對種雞(產蛋雞)毒性較大的主要還有赭曲霉毒素、T-2毒素、嘔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 赭曲霉毒素從美國FDA的限量標準高達10000ppb看,它的直接毒性不是很大,Huff等人發現單一純的赭曲霉毒素A在500ppb濃度下,對雞沒有毒性作用,但在其它霉菌毒素同時存在的情況下,相關實驗確實證實了它會導致包括腎、肝、心臟等內臟器官病變。為此,赭曲霉毒素的毒性可排在黃曲霉毒素之后的第二大毒素。 T2 毒素與嘔吐毒素同屬雪腐鐮刀菌霉烯。T2毒素是如上述提到的引起口腔潰瘍因素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蛋白酶的活性,進而阻止蛋白質的合成與轉化,對肝臟、腎臟等不構成明顯的損害作用。嘔吐毒素最主要是引起雞采食量下降,嘔吐毒素的中毒案例很少見到。美國FDA對玉米赤霉烯酮沒有限量標準,它的毒性作用比赭曲霉毒素A要弱。玉米赤霉烯酮與T2毒素一樣,它們之所以容易引起人們的嚴重關注,是因為這兩種毒素引起的是看得見的體表癥狀。 霉菌毒素產生的條件: 霉菌或真菌在適當的濕度、溫度、氧氣和生長媒介(底物)的條件下,就可產生毒素;氣候多變、干旱、多澇、病蟲害等災年特別容易使霉菌侵入植物(玉米等),產生大量霉菌毒素。環境濕度> 70%,谷物水分 > 13%,溫度240C左右,最適合霉菌生長。生長媒介(底物)就是指大多數的飼料原料。這里要指出高濕、低溫尤其適合霉菌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