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場免疫程序 一、常見豬病的推薦免疫程序 (一)生長肥育豬的免疫程序 1、日齡:豬瘟常發豬場,豬瘟弱毒苗超前免疫,即仔豬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肌肉注射一頭份豬瘟弱毒苗,隔1-2小時后再讓仔豬吃初乳; 2、3日齡:鼻內接種偽狂犬病弱毒疫苗; 3、7-15日齡:肌肉注射氣喘病滅活菌苗、蘭耳病弱毒苗; 4、20日齡:肌肉注射豬瘟、豬丹毒二聯苗(或加豬肺疫三聯苗); 5、25-30日齡:肌肉注射偽狂犬病弱毒疫苗; 6、30日齡:肌肉或皮下注射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疫苗; 7、30日齡:肌肉注射仔豬水腫病菌苗; 8、35-40日齡:仔豬副傷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區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 9、60日齡:豬瘟、肺疫、丹毒三聯苗,二倍量肌注。 10、生長育肥期肌注兩次口蹄疫疫苗。 (二)后備公、母豬的免疫程序 1.配種前1個月肌肉注射細小病毒、乙型腦炎疫苗; 2.配種前20-30天肌肉注射豬瘟、豬丹毒二聯苗(或加豬肺疫的三聯苗); 3.配種前1個月肌肉注射偽狂犬病弱毒、口蹄疫、蘭耳病疫苗。 (三)經產母豬免疫程序 1.空懷期:肌肉注射豬瘟、豬丹毒二聯苗(或加豬肺疫的三聯苗); 2.初產豬肌注一次細小病毒滅活苗,以后可不注; 3.頭三年,每年3-4 月份肌注一次乙腦苗,三年后可不注; 4.每年肌肉注射3-4次豬偽狂犬病弱毒疫苗; 5.產前45天、15天,分別注射K88、K99、987p大腸桿菌腹瀉菌苗; 6.產前45天,肌注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三聯疫苗; 7.產前35天,皮下注射傳染性萎縮性鼻炎滅活苗; 8.產前30天,肌注仔豬紅痢疫苗; 9.產前25天,肌注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三聯疫苗; 10.產前16天,肌注仔豬紅痢疫苗; (四)配種公豬免疫程序 1、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豬瘟、豬丹毒二聯苗(或加豬肺疫的三聯苗); 2、每年3-4月份肌肉注射1次乙腦苗; 3、每年肌肉注射2次氣喘病滅活菌苗; 4、每年肌肉注射3-4次豬偽狂犬病弱毒疫苗。 (五)其它疾病的防疫 1.口蹄疫: (1)常發區: a. 常規滅活苗,首免35日齡,二免90日齡,以后每3個月免疫一次; b. 高效滅活苗,首免35日齡,二免180日齡,以后每6個月免疫一次。 (2)非常發區: a.常規滅活苗,每年1、9和12月份各免疫一次; b.高效滅活苗,每年1和9月份各免疫一次。 2.豬傳染性胸膜肺炎:仔豬6-8周齡一次,2周后再加免一次; 3.豬鏈球菌病: (1)成年母豬: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 (2)仔豬: a.首免10日齡,二免60日,或 b.首免出生后24小時,二免斷奶后2周。 4.藍耳病: (1)成年母豬:每胎妊娠期60天免疫一次滅活苗; (2)仔豬:14-21日齡免疫一次弱毒苗; (3) 成年公豬:每半年免疫一次滅活苗; (4)后備豬:配種前免疫一次滅活苗; 備注:上述免疫程序僅供參考,每個豬場應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疾病的發生史,以及豬群當前的抗體水平高低制定自己的免疫程序。眠疫的重點是多發性疾病和危害嚴重的疾病,對未發生或危害較輕的疾病可酌情免疫。 豬場驅蟲程序 寄生蟲分為體內寄生蟲(如蛔蟲、結節蟲、鞭蟲等)和體外寄生蟲(如疥螨、血虱等),豬群感染寄生蟲后不僅使體重下降、飼料轉化效率低,嚴重時可導致豬只死亡,引起很大的經濟損失,因此豬場必須驅除體內外寄生蟲,一般的驅蟲程序為: 1、后備豬:外引豬進場后第2周驅體內外寄生蟲一次;配種前驅體內外寄生蟲一次。 2、成年公豬:每半年驅體內外寄生蟲一次. 3、成年母豬:在臨產前2周驅體內外寄生蟲一次。 4、新購仔豬在進場后第2周驅體內外寄生蟲一次. 5、生長育成豬:9周齡和6月齡各驅體內外寄生蟲一次。 6、引進種豬:使用前驅體內外寄生蟲一次。 7、豬舍與豬群驅蟲消毒: (1)每月對種公母豬及后備豬噴霧驅體外寄生蟲一次。 (2)產房進豬前空舍空欄驅蟲一次,臨產母豬上產床前驅體外寄生蟲一次。 8、驅蟲藥物視豬群情況、藥物性能、用藥對象等靈活掌握。 9、同時驅體內外寄生蟲時一般采用帝諾玢、伊維菌素、阿維菌素等混飼連喂一周的方法;只驅體外寄生蟲時一般采用殺螨靈、虱螨凈、敵白蟲等體外噴霧的方法。 10、采用一餐式混飼驅體內外寄生蟲的方法,要隔7天再用一次。 11、商品豬驅蟲前最好健胃。 豬場生產技術指標表 單位:%、頭、公斤 項 目 指 標 項 目 指 標 妊娠期
116±5天(15W) 配種分娩率
95% 哺乳期
35 天(4W+留欄1W) 哺乳期成活率
95 空懷期
3-10天(1-2W) 保育期成活率
97 保育期
28天(5W)
育成期成活率
99 育成期
105天(15W) 全期成活率
91 母豬年產胎(次)
2.2
全期全場料肉比
3:1 母豬胎產活仔數 經產10頭、初產9頭 出生重
1.2-1.5 胎均斷奶活仔數
9.5
5周齡個體重
10-20 公豬使用年限
4-6年
11周齡個體重
20-30 母豬使用年限
3年(6-8胎)
26周齡個體重
90-110 公母比例
1:50-100
懷孕周期
161天 豬場衛生防疫制度 為了搞好豬場的衛生防疫工作,確保養豬生產的順利進行,向用戶提供優質健康的種豬或商品豬,必須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防重于治”的原則,杜絕疫病的發生。現制定以下《豬場衛生防疫制度》,請全場員工及外來人員嚴格執行。 1.豬場分生產區和非生產區,生產區包括養豬生產線、出豬臺、解剖室、流水線走廊、污水處理區等。非生產區包括辦公室、食堂、宿舍等。 2.非生產區工作人員及車輛嚴禁進入生產區,確有需要者必須經場長或主管獸醫批準并經嚴格消毒后,在場內人員陪同下方可進入,只可在指定范圍內活動。 3.生活區防疫制度 ⑴生活區大門應設消毒門崗,全場員工及外來人員入場時,均應通過消毒門崗,消毒池每周更換兩次消毒液。 ⑵每月初對生活區及其環境進行一次大清潔、消毒、滅鼠、滅蚊蠅。 ⑶任何人不得從場外購買豬、牛、羊肉及其加工制品入場,場內職工及其家屬不得在場內飼養禽畜(如貓、狗)。 ⑷飼養員要在場內宿舍居住,不得隨便外出;場內技術人員不得到場外出診;不得去屠宰場、其它豬場或屠宰戶、養豬戶場(家)逗留。 ⑸員工休假回場或新招員工要在生活區隔離二天后方可進入生產區工作。 ⑹搞好場內衛生及環境綠化工作。 4.車輛衛生防疫制度 ⑴運輸飼料進入生產區的車輛要徹底消毒。 ⑵運豬車輛出入生產區、隔離舍、出豬臺要徹底消毒。 ⑶上述車輛司機不許離開駕駛室與場內人員接觸,隨車裝卸工要同生產區人員一樣更衣換鞋消毒。 5.購銷豬防疫制度 ⑴從外地購入種豬,須經過檢疫,并在場內隔離舍飼養觀察40天,確認無病健康豬,經沖洗干凈并徹底消毒后方可進入生產線。 ⑵出售豬只時,須經獸醫臨床檢查無病的方可出場。出售豬只只能單向流動,如質量不合格退回時,要作淘汰處理,不得返回生產線。 ⑶生產線工作人員出入隔離舍、售豬室、出豬臺時要嚴格更衣、換鞋、消毒,不得與外人接觸。 6.疫苗保存及使用制度 ⑴各種疫苗要按要求進行保存,凡是過期、變質、失效的疫苗一律禁止使用。 ⑵免疫接種必須嚴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免疫程序》進行。 ⑶免疫注射時,盡量不打飛針,嚴格按操作要求進行。 ⑷做好免疫計劃、免疫記錄。 7.生產線員工必須經更衣室更衣、換鞋,腳踏消毒池、手浸消毒盆后方可進入生產線。消毒池每周更換兩次消毒液,更衣室紫外線燈保持全天候開著狀態。 8.生產線內工作人員,不準留長指甲,男性員工不準留長發,不得帶私人物品入內。 9.生產線每棟豬舍門口,產房各單元門口設消毒池、盆,并定期更換消毒液,保持有效濃度。 10.制定完善的豬舍、豬體消毒制度(詳見消毒制度)。 11.杜絕使用發霉變質飼料。 12.對常見病做好藥物預防工作(詳見藥物預防制度)。 13.做好員工的衛生防疫培訓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