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瘦肉精嚴重危害著食品安全,農業部早已明令禁止在飼料中使用瘦肉精,但由于利益驅動,一些不法商販和企業將違禁飼料添加劑的交易轉入地下,導致近年來各地瘦肉精中毒事件時有發生,給廣大消費者心里蒙上了一層陰影。 瘦肉精,學名鹽酸克倫特羅,是一種作用極強的β2-受體激動劑,曾用于治療支氣管哮喘,因對心臟副作用大被棄用。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一家公司意外地發現,一定劑量的鹽酸克倫特羅添加到飼料中,能在代謝過程中顯著促進蛋白質合成,加速脂肪的分解和轉化,大大提高生豬的瘦肉率,故稱“瘦肉精”。 這一發現被一些國家應用于養殖業,由于它的用量大,使用時間長,代謝慢,到生豬屠宰上市時在生豬體內的殘留量仍能導致人體食用后的異常中毒。豬對其可大量吸收并具有很強的耐受性,沉積于肝、肺、腎中不會中毒,但人體對“瘦肉精”非常敏感,食用后中毒表現為:心悸,面頸、四肢肌肉顫動,心率失常;增加交感神經功能亢進患者的發病風險,如高血壓、冠心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甚至心臟驟停導致昏迷死亡。 從1993年起,世界各國陸續發生了多起食用瘦肉精導致的中毒事件。經調查發現,長期食用瘦肉精之后,它會蓄積在動物的組織,尤其是內臟中,造成組織中殘留的藥物濃度過高,人食用之后就會出現中毒癥狀。1997年3月,我國農業部下文,嚴令禁止瘦肉精在畜牧業上的應用。2001年,農業部、工商總局等五部委針對全國出現的瘦肉精事件發文,要嚴厲打擊以瘦肉精為添加劑的行為,并強調鹽酸克倫特羅是嚴重危害畜牧業健康發展和畜產品的安全的毒品。2002年,農業部再次下文,將瘦肉精定為嚴禁使用的化合物之一。2004年3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安部、農業部、商務部、衛生部等八個部局聯合發布文件,阻止違禁添加劑繼續在養殖行業中使用,加強對瘦肉精的防堵。 一般來說,含瘦肉精的豬肉肉色鮮艷,豬肉切成二三指寬,疲軟不能豎立放置;肉質纖維比較疏松,瘦肉與脂肪間有黃色粘液滲出肉面,脂肪層特別薄;瘦肉顏色鮮亮,而健康瘦肉應是淡紅色,肉質彈性好。為杜絕含瘦肉精豬肉在市場上的流通,確保廣大消費者能夠吃上放心肉,一方面需要對于源頭嚴加防控,另一方面,消費者要睜大眼睛學會自我保護,與此同時,國家對制造、販賣、使用瘦肉精的違法單位和個人,也一直進行著嚴厲打擊,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