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就是豬肉價格貴了。得把這個周期過去,再過幾個月就下來了。”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走訪本溪市長江農貿市場時表示。事實上,豬肉價格的上升有多個因素的綜合作用,但國家商務部一直有生豬、凍肉收儲的政策,一旦豬肉大漲,這些儲備的生豬和豬肉就將被用于“救市”。 肉價仍然在“飛” 今年7月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6月下旬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變動情況。在統計局監控的商品價格中,豬肉的漲幅位居肉類之首。豬肉后臀尖和五花肉的價格分別上漲5.3%和5.4%,已連續上漲兩個多月。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自4月下旬豬肉后臀尖和五花肉的價格上漲以來,這已經是豬肉價格連續70天上漲,價格也從每公斤24元左右漲到6月下旬的30元左右。另外,據農業部對全國21個種豬場監測,今年1月份以來二元母豬銷量持續增加,5月份共銷售1.8萬頭,環比增加1.0%,同比增加38.2%。5月份,全國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增長0.21%,環比增長0.32%,今年以來第一次出現增長。 據悉,隨著母豬產仔及仔豬成活率都逐步提高,今年下半年起,生豬存欄將持續增加,市場供給短缺的情況或會有所改觀。 多因素推高肉價 “生豬的周期已經被打亂了,小養殖戶幾乎難以把控終端市場,導致每一年的生豬養殖波動很大。”對于肉價的上漲,廣州一生豬養殖戶分析,市民餐桌上的豬肉從繁殖到豬苗到長大上市是需要一個周期的,這個周期一般而言是三年,往往在肉價高的時候,養殖戶就擴大存欄量,生豬供應劇增,價格低的時候就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又上漲。 除此之外,疫情也是導致肉價上漲的原因之一。有分析師稱,去年很多養殖戶將近虧損了半年,很多中小養殖戶退出了這個行業,再加上去年豬病疫情比較嚴重,導致成活率比較低,存欄量一直在下降,存欄量下降以后導致了供需的短缺。 另據最新消息,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在積極推動生豬期貨的上市,生豬期貨將對穩定豬價起到明顯的作用。生豬期貨上市后,養豬企業能夠根據豬肉價格波動的預期規避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