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錦坤:好甲魚得要用心養
文/圖 本刊撰稿人 劉慶升
何錦坤2.jpg (47.8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8-23 11:01 上傳
何錦坤
順德市龜鱉協會副會長,倫教羊額龜鱉養殖場廠長,南沙區橫瀝鎮甲魚養殖大戶,養殖甲魚十多年,在順德、中山多地都有養殖場,養殖面積達千畝,是順德甲魚養殖的重要技術帶頭人之一。
用心養好水
最近,何錦坤一直忙著整理、修繕養殖池,準備分塘前的工作,他介紹說去年7月底放的苗現在差不多開始分塘了,甲魚分塘養殖前的關鍵技術首先是要養水,除了提前要做好病害預防、池塘消毒工作外,培水很重要,水質要夠肥才能養出肉質肥美的甲魚。因此,在苗種下塘前要施加綠肥,8-9畝的塘投放八千到一萬斤新鮮蔬菜下塘,經自然發酵一段時間后可以達到肥塘的效果。水質好,養殖出的甲魚肉質自然好,在這樣的水質條件下用心養3-5年,這樣的甲魚深受饕客的喜愛。
用心選好苗
何錦坤的養殖場目前養殖苗種種類主要有臺灣苗、本地苗,比例大概各占一半(何錦坤覺得臺灣苗養殖時間短,上市早,本地苗長得慢可以供應后市)。臺灣苗主要產自臺灣和泰國,本地苗種來源主要是東莞、湖南、江西,建議購買時要考慮各品種的優劣,不同產地的苗種生長速度、適應性有所不同,應因地制宜選擇苗種,同時要兼顧市場,根據上市時間來合理安排不同品種的養殖比例。
用心用好藥
為了保證養殖過程甲魚少發病,何錦坤經常投喂中藥幫助調理甲魚健康,在他看來甲魚患病情況就跟人生病一樣,久病成醫,何錦坤養殖甲魚十幾年,遇到難以解決的病害問題時只能查《本草綱目》,再加上模擬生活中的中藥使用習慣,久而久之,在不斷地試驗中尋找出了好的中藥配方,在病害防治上積累了大量經驗。他表示,要想甲魚養得好,病害防重于治是關鍵。中藥養護,能使養出的甲魚更加健康,消費者食用更加安全,肉質也更加鮮美。
進入春季至今,南沙地區天氣差、長期低溫,甲魚苗種孵化時間推遲了一個星期,病害增加,甲魚攝食量減少。遇到這樣的氣候變化要及時防范病害的發生,提前用藥。與人體應對氣候變化的調理方法相似,天熱了要吃消暑排毒的涼茶,天冷了容易感冒要吃抗感冒的藥物。甲魚養殖過程中也要及時關注氣候變化,提前做好防范工作。例如,南沙區進入四月以后氣溫逐漸變熱,為防止甲魚胃熱、食欲下降,生產中將板藍根、黃連、五倍子等幾種中草藥與飼料混合拌料投喂,幫助甲魚調理腸胃,一個月投喂10-12天,同時遵循定期、定量原則,能夠起到很好的防治腸胃疾病的效果。
用心做市場
根據順德龜鱉協會的統計,目前,順德甲魚的廣東市場占有率大概50%左右,這幾年在逐漸下滑,受江蘇溫棚甲魚沖擊嚴重。何錦坤對未來的市場行情表示憂慮,溫棚甲魚以甲魚養殖時間縮短,飼料投喂成本降低迅速打開廣東市場,如果始終堅持外塘養殖,成本下不來,很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厄運,為此我們應該探索新的養殖模式,積極推廣溫棚養殖,不過現在改變養殖模式成本很高,按目前的利潤很難回本。
何錦坤希望通過龜鱉協會的努力能夠爭取到政府的支持,保護我們自己的甲魚產業,加上各個流通環節我們都已經做通,要想恢復廣東本土甲魚規模相信并不難。
對于今年市場的走勢,何錦坤還是看好的,預計今年上市價格2斤以上的高檔甲魚大概40-60元/斤,基本會與去年持平,2斤左右的中檔甲魚大概40元左右,比去年會稍有上漲。
(本文摘自《水產前沿》雜志7月刊,了解更多,請登錄“中國水產頻道”)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