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長障礙與營養吸收不良綜合癥(Runting and Stunting Syndrome,R.S.S.),又稱為傳染性生長障礙綜合癥、吸收障礙綜合癥、蒼白雞綜合癥、直升飛機病、傳染性腺胃炎、脆骨病、股骨頭壞死癥等,最早見于肉用仔雞,后來在后備母雞和火雞中也有發生。早在1949年開始有報道,1970年底,該病在全球發現。 【病原】 導致該病發生的病原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大多數人認為該病至少部分與病毒有關。已經發現五種相關的病毒:呼腸弧病毒、細小病毒、輪狀病毒、類腸道病毒、類套狀病毒等,其他可能與之相關的病毒有類冠狀病毒、腺病毒、杯狀病毒、類皰疹病毒、沙狀病毒。 肉仔雞的腸道病毒 對腸道病毒的研究發現,沒有單一的病毒能導致雞的腸道病。宿主體內的病毒并非是腸道病的致病因素,而是多種相關因素影響。很難判斷報道的某些病毒與以前報道的是相同還是不相同。流行病學和病原十分復雜,需要確定主要病原和其他因素。尚可能發現新的病毒與R.S.S.有關。 已有證據表明,病毒和細菌都可能是R.S.S.的病原(Kouwenhoven,1986)。但是細菌類型無法確定。彎桿菌屬的嗜熱菌與腹瀉有關,但缺乏與R.S.S.相關的證據。 大多數人認為霉形體能導致R.S.S.的發生。 【流行病學】 流行性調查和實驗室模擬結果表明,該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 u 全球性發生。通常在某一區域或合作組織,幾年內波動出現。 u 實踐經驗表明,雞群的發病率與種雞的健康狀況有關。該病可能是通過青年種雞在產蛋高峰期間所產的卵傳播的。感染期已過,種雞就會將免疫力傳遞給后代。 u 經濟上的損失變異較大。不生長的R.S.S.雞就意味著經濟上的完全損失。 u R.S.S.雞通常停滯生長 2-3周,然后與相同體重的雞只同速生長,通常表現為飼料效率降低,但也可能出現后期補償性生長。u 雞群R.S.S.的發病率通常在5-20%之間,也可能達到50%。 u 前兩周或后期發病可導致由腦軟化引起的雞只死亡,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u 雞只的生長速度過快可能是導致R.S.S.發生的一個因素。 【臨床癥狀】 u 主要的和普遍的癥狀是雞只生長障礙。 u 5日齡出現癥狀,14日齡更明顯。 u 發病率變異較大,同時為5-20%,有時能達到50%。 u 少數發病雞將永遠生長不良,6周齡時體重不足150克。其余的發病雞能夠正常生長。 u 羽毛生長受損。頭部保留初生絨毛。在背部和翅下有未發育完全的羽毛。翅膀和尾部主翼羽異速生長,不規則。直升機式翼常低于1%。 生長障礙與營養吸收不良綜合癥在不同國家的臨床癥狀 【病理變化】 生長障礙與營養吸收不良綜合癥在不同國家的病理變化 【發病機理】 u 現場證據表明,R.S.S.可能是垂直傳播的(Wyeth和Chettle,1985)。 u 生長障礙雞是通過蛋垂直傳播的。 u 在最初的幾天出現矮小癥的雞只又水平感染了其它雞只。 u 垂直感染的主要器官可能是內分泌器官如甲狀腺,從而對肉雞的生長產生永久性影響。 【實驗室診斷】 u 根據矮小雞未充分發育的羽毛判斷。 u 通過病理變化如骨病變、堿性磷酸酶活性提高。 【預防和控制】 u 病原未知,沒有有效的疫苗。 u 在美國,呼腸弧病毒疫苗已經成功使用(Eidson,1985)。 u 環境條件與該病密切相關。保持雞舍衛生和嚴格消毒有助于控制該病。 u 在某些區域補充維生素E(50IU/噸)和硒(0.125ppm)會有些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