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感覺土豬的抗病力要比良種豬強,沒想到強的這么多,空口無憑,有兩個真實實例為證。未來適合中國養殖的品種,應該是健康放第一的,其他的產仔數,瘦肉率,體型,生長速度,料肉比等應該放到其次,這樣中國的養豬業才能健康良性發展。
一、流行性腹瀉的思考,2011年底,本場出現流行腹瀉,所有豬出現拉稀,產房15天左右的出現4頭死亡,而剛出生的三天左右拉稀,控制5天,效果不理想,兩窩小豬淘汰。但是這兩窩的母豬15天前拉稀恢復,想著應該母源抗體比較高了,乳豬應該沒什么大礙,結果還是全軍覆滅。2012年底,本場母豬只有太湖豬了,也出現了拉稀,但是很快就過了,有兩頭母豬拉稀康復后五天下小豬,20多頭小豬出生后,沒有一頭小豬出現病毒性腹瀉。
二、我場隔壁是我叔叔家的養羊場,我先后給了他四頭豬,二頭是外三元,二頭是太湖豬,就在上個月,出現了五號病,二頭外三元先發病,十多天康復,而兩頭太湖豬沒有感染。這四頭豬,都沒有打過口蹄疫苗。
這兩個案例讓我反復思量,如今豬難養,豬病多,和人的貪婪欲望有這莫大的關系,育種公司考慮最多的就是豬的生產指標,而恰恰忽視的豬的抗病力問題。將來想養好豬,應該選擇抗病力高的品種,這才適應當前的中國的養豬業。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