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以前,我們隨處可見關于 飼料廠新建、擴大產能的消息,而今年卻似乎顯得冷淡一些。大型農牧企業在新增飼料產能這一塊的力度普遍放緩,而更多將資金放入了國內的養殖、消費終端,與國外市場的投資。2014年第一季度已經過去,大部分飼料企業銷售情況不樂觀。2014年1季度數據監測顯示,除反芻飼料同比基本持平外,其他品種飼料均下降,總體形勢不容樂觀。豬飼料同比下降2%,蛋禽飼料同比下降10%,肉禽飼料同比下降12%,水產飼料同比下降29%,其他飼料產量同比下降8%。飼料產量的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生豬、 家禽養殖市場不景氣。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注意到的是,整個飼料需求進入了一種飽和階段,飼料工業產量增長速度將放緩。 養殖不景氣 飼料企業打起價格戰 春節之后,不論是豬飼料、家禽飼料、水產飼料紛紛打起價格戰,飼料價格下降幅度在30-50元不等。其中,有不少人認為造成飼料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價格的下降,使得飼料成本成本下降,進而飼料廠家下調飼料售價。畢竟沒有任何一家飼料廠采購玉米、豆粕等原料的時候,在高點就備下大半年的庫存,這幾乎是不存在的。 長期來看飼料企業需提高自己的管理力 在飼料行情好的時候,大部分飼料企業忙于擴大生產、增長銷售,無暇顧及企業管理這方面,對于業務處理一直采用一貫的模式,不去改進或更新。即時業務多,手工處理慢,企業也沒有精力去改進管理。現在飼料行情低迷,小企業不會像行情好的時候雨后春筍般冒出,相反,規模小、管理不好的企業會逐漸消失。為提高企業競爭力,在低迷時期企業應著眼于企業內部管理模式的加強,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將企業轉型為現代管理企業,配備完善的ERP管理系統,在飼料行情回暖時可以擁有更好的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