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初生仔豬一周內溫度應控制在32℃-35℃,以后每周降低2℃,保育豬舍溫度控制在22℃- 27℃,肥育豬舍溫度保持在17℃-20℃、產房的溫度不能超過25℃。 2.欄舍的濕度,濕度大,豬的抗病力減弱,有利于病源微生物的繁殖生長,豬只易患疥癬、濕疹和呼吸道疾病。當相對濕度由45%增高到95%時,豬的日增重下降6%~8%。在氣溫11℃~23℃,相對濕度50%~80%時,對豬的育肥效果最好。 3.欄舍的有害氣體,欄舍內有害氣體超標的危害與腸道的消化密切相關,我們經常會為豬舍里的異味和有害氣體而困擾,尤其在冬季密閉的情況下這個問題就更加嚴重。豬舍的有害氣體,包括氨氣、硫化氫等不但氣味難聞,更有很強的刺激性。對豬眼睛、呼吸道粘膜都有很強的腐蝕性。在這種環境中生存的豬群,出現呼吸道疾病的幾率大大的提高,但由于冬季氣溫低,通風措施就被廣大養殖戶給忽略了,但我們必須做好適當的通風換氣,保證空氣新鮮不刺鼻眼以免刺激呼吸道誘發呼吸道炎癥,降低豬只抵抗力。通風換氣應安排在豬吃食活動最旺盛的時候,平時定時開關抽風機換氣。 4.圈養密度,提高飼養密度,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空間,降低養豬成本。而降低密度,保證豬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空間,可以減少飼料的攝取量,并可減少因空間狹小而引發的惡癖,如隨處排糞尿、咬尾等問題。因此要合理控制飼養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