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感染豬容易出現呼吸困難,急性死亡,主要病理變化集中在胸腔和肺臟。該病是國際上公認的規模化養豬場主要呼吸道傳染病之一。
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App)共有15個血清型,不同的血清型毒力有明顯差異,其中血清型1型、5型、9型和11型毒力強。在我國流行的血清型主要以7型為主,其次為2型、4型、5型和10型,因此在我國主要以亞急性病例為主,臨床表現為喘氣、皮膚上出現出血斑點、食欲不振和間歇性咳嗽。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易發于育肥豬和架子豬,并且發病的季節性較強,多發生于4月~5月和9月~11月,發病初期容易誤診為非典型豬瘟。該病發病初期主要表現為:出現稽留熱,間歇性咳嗽,病豬逐漸消瘦,耳及腹下皮膚出現出血斑點,糞便干燥,與非典型豬瘟臨床癥狀相似,但病理變化區別較大。傳染性胸膜肺炎肺臟病變多呈雙側性,常發生于隔葉、心葉和尖葉,與正常組織界限分明,胸腔內充滿纖維素性滲出物,易見肺臟和胸腔黏連,而非典型豬瘟肺臟病變呈彌散型,肺臟和胸腔不發生黏連,在消化道能找到相應病變,使用能殺滅革蘭氏陰性菌抗生素進行治療,由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引起的出血點會逐漸消退。
傳染性胸膜肺炎病程發展到中后期,會出現間歇性咳嗽、關節炎、心內膜炎和腦膜炎,有些出現眼結膜炎,與副豬嗜血桿菌病相似,臨床表現很難區分,病理變化主要區別:副豬嗜血桿菌病容易在肺臟、肝臟和脾臟表面形成纖維素性滲出物,致使整個腹腔黏連,心包液內充滿漿液性和化膿性纖維蛋白滲出物,腦水腫,后期出現共濟失調等明顯的神經癥狀,而傳染性胸膜肺炎一般只出現心內膜炎,很少見整個腹腔黏連。
隨著養殖場大量使用抗生素,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逐年增強,在正確診斷的基礎上科學用藥,能有效地減緩致病菌耐藥性的產生。確診為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發病豬,可耳后左右兩邊分別肌肉注射高熱混感康和咳喘1日靈,每公斤體重0.1-0.2ml,一天注射一次,連續兩天,能有效地治療發病豬。為預防該病傳播,可在同群豬飼料添加濰坊匯豐達中益微酶。對于有過該病發病史的養殖場,可選擇疫苗進行免疫,在高發季節可在飼料中添加中益微酶,同時定期更換抗生素,減少耐藥性。
服務熱線:0536-2109133
QQ:810063652
此文由濰坊匯豐達鳶城獸藥有限公司提供。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